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沈一元的释然(2 / 3)

那双深邃的目光里,似乎隐藏着一些无人知晓的秘密。

“父亲,在我看来,建文皇帝不输汉武唐宗,才智谋略且不说,但其拥有的开创新事物的魄力,任何王朝皇帝都无法可比,其远见卓识,宏观布局,规划未来,践行未来的智慧、手段,史书中难见。他对百姓好,对军士好,对商人好,对文武官员好,深受爱戴。”

沈修德肃然道。

沈一元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你认为,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人可以接替他吗?”

沈修德脸色大变。

润娘更是捂着嘴,震惊地看着沈一元。

这种话一旦传出去,那可是灭门之罪!

闪电劈来,滚雷飞过。

沈修德有些惊恐,手中的油纸伞跌落,雨水瞬间打湿身体。

沈一元弯腰,将油纸伞捡起来,撑在沈修德头顶:“若是没了这伞,你就会淋湿。若天下没了那把伞,所有人都会淋湿。个人的恩怨不算什么,该放下的,就放下吧,留子孙后代一把好伞遮蔽风雨,是族人最大的渴望。润娘啊,你不是问过我,父母可曾给我留过话。”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父亲被抓之前,告诉我一定要好好活着,母亲给我梳了头发,希望我不要记恨,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几十年过去了,父母的模样都记不真切了,但我相信,若是他们还在的话,一定也不希望我为了私人仇恨,蒙蔽了良知。”

“父亲。”

沈修德有些不安。

父亲从来都没谈论过祖辈的事,母亲也没说起过,只是从父亲入赘,再无亲人这一点来看,沈修德也清楚,自家很可能在洪武时期卷入过什么大案,导致家破人亡。

只不过,无人说,无人谈,沈修德也就没多想,只是对朝廷有些说不清的抵触与不满。

后来进入国子监,沈修德才真正了解大明,了解建文皇帝,发现朝廷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不堪,国子监的革新与新思想,建文皇帝的几次演讲,更让沈修德成为了建文皇帝的忠实拥护者。

洪武时期的腥风血雨,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过去,除了凭吊时的悲伤,平日里没有谁在谈起,都在盼望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沈一元将伞交给沈修德,平静地说:“做商先做人,做人应忠孝。无论过去种种是否含冤,都已经结束了,现如今的我们,是建文皇帝的子民。修德,我记得你认识李老三的儿子李晟。”

沈修德点头道:“没错,我与他算得上是好友。”

沈一元凝重地看着沈修德:“你去找李晟,让李晟带你找到李老三,告诉他,皇帝有危险,让他入宫提醒皇帝。”

“皇帝有危险?”

沈修德震惊不已。

沈一元伸出手,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将这封信带给李老三,让他亲自交给皇帝。”

沈修德接过,追问之下,沈一元又不细说,只好问:“为何找李老三,他只是个农夫。”

沈一元呵呵笑了笑:“你可莫要小看了李老三,他这个老头子对于建文皇帝而言,也算是老相识了,他入宫求见,皇帝必会答应。”

沈修德有些疑惑:“直接找黄夫人不就可以了,要知道她的儿子黄二月,儿媳陈余,都在为宫里办事。”

沈一元摇头道:“正因为他们在为宫里办事才不能找他们,孩子,现在我们不知道能相信谁。虽说,或许建文皇帝已经有了警觉,但我们既然知道了一些事,就得想尽办法去表个态,唯有如此,风波之后,沈家还能存在。”

沈修德看着手中的信,答应下来,转身去换来了一套衣服,踩着夜雨离开了家门,出门还打了酒水,登门的理由都想好了,庆贺李晟即将当父亲。

润娘有些担忧地看着沈一元:“皇帝有危险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世上还有人能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