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蒸汽机车铁道构想(2 / 3)

时准备战事。”公输巧摆了摆手,打断了几人的议论:“战事什么的,与机械工程院、龙江船厂无关,就莫要所想了。兵部虽然会反对我们所选路线,可皇上毕竟没有反对,说明事还是可成。现如今,我们需要做好人才、器械、物资储备,调精锐攻克蒸汽机车中的难点。”

“皇上既然下发了《蒸汽机车铁道运输构想》,我们也一致认可蒸汽机车能快速转运大量货物,那就应该专注问题,研究出来可行之策。从南美洲带来的橡胶树,已经提炼出了一些橡胶,这些东西对于解决阀门稳固、泄露等问题上,作用不小,还需加大研究。”万海平、阮安等人连忙点头。

公输巧拿着拐杖,呵呵笑了笑:“我老了,你们还年轻,一定要扛得住。想想那一幅构想,未来的大明山河将不再会有任何人能割据!即使远在西疆之地的山河,也将被钢铁嵌固在大明的基石之上!虽说那一幕还很遥远,正如皇上所言,可能是百年,二百年!”

“没关系,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这一代多做点,子孙就轻松一点,我们这一代多解决一些问题,子孙就能腾出精力去解决更复杂、更深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毕生的努力,将后代高高举起,让他们踩着我们的肩膀,我们的头,去望远,去问天!诸军,共勉吧。”万海平、阮安等人肃然起敬。

这一代人研究的意义,不就在于此?武英殿。朱允炆拿起加急文书,快速扫过,下令:“传值房中所有人来。”内侍答应。

值房设置于内阁之内,是鉴于当下局势风云骤起,朱允炆特意设置的,不仅内阁解缙、杨士奇、铁铉需要每日值守,不得离开,就连五军都督府的徐辉祖、段云,回京的袁岳,水师都督府的李坚,调入兵部听差的杨溥、宣青书,京军大督官杨烽火,第一任后勤局侍郎吕毅等,也被安置在值房之中。

这一批人,构成了大明最核心的军机要务团队。很快,十余人便走入武英殿行礼。

朱允炆拿起文书,严肃地说:“西北加急文书已送到,瓦剌正在集结,而这已是半个多月前消息,眼下瓦剌极有可能已在动作。”徐辉祖面色阴沉:“如此说来,果是有计划的调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大明待他们不薄,竟想要对大明下手!皇上,是时候提升备战等级,准备出征事宜了!”铁铉站出来,刚想说话,朱允炆就摆了摆手,严肃地说:“别急,还有其他消息。”众人有些错愕。

朱允炆又拿出一份文书,递给解缙:“念吧。”解缙接过,看了两眼之后,顿时一惊,看了看朱允炆,这才念道:“据云南都司与沐晟消息,车里宣慰司内部发生动乱,刀暹答被其子刀更孟所杀,刀更孟掌握大权,积极筹划造反事宜,各地土司听闻消息,蠢蠢欲动……”杨士奇冷着脸,沉声说:“八百大甸的覆灭,还不足以给这些土司一个教训吗?”杨溥叹了一口气:“土司在当地始终把控着权势,土地是他们的,百姓是他们的,名义上归属朝廷,实则是割据一方。他们本身孤绝,罕与外交流,误判局势,也是可以理解。只不过在这个关头,这个时间上闹事,想来是有人在暗中策划,看来,西南方向需要留意了。”铁铉冷哼一声:“朝廷想要改土归流一直都没有进行,就是为了体现朝廷宽宏仁慈。他们不作乱还好,既然要作乱,那就一起收拾了,顺便改土归流,将那里的百姓完全纳入府县管辖之下,彻底取缔土司!”徐辉祖赞同:“皇上,土司问题不解决,始终是个祸患,自洪武朝至今,土司以下犯上,作乱频仍,虽屡次镇压而不改,当行有效之策。臣认为,何处作乱,就应将改土归流推至何处!现如今,国子监可是有一批结业监生,无处安置!”朱允炆看了一眼袁岳,对解缙说:“继续。”解缙正色:“据茶马古道商人消息,据安全局消息,乌斯藏内部对大明即将派军驻守十分抗拒,已有大小领主站出来,公然反对大明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