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古今令牌(一更)(2 / 3)

不,是驴车。当看到临安公主上了车舆,庞焕几乎瞪大了眼。

这也行?

在刘长阁带着临安公主离开之后,庞焕等人又观察了一刻钟,见没有任何异常,才开始撤出天界寺。

汤不平丢下汗巾,踢了踢铺子底下蛄蛹的家伙:“起来卖你的鸡蛋,今天的????????????????事就当没有发生,敢多说一句话,家老少都遭殃,懂?”

底下的小贩哪里敢违背,小心翼翼地起来时,人已经走远了。看到鸡蛋底下多了一张钱钞,小贩总算是得到一些安慰。

刘长阁步行,驱赶着毛驴载着车舆前进,与里面的临安公主说着话:“这该死了天,总也不下雨,多少庄稼可都要旱死了,这日子,不让人活啊。”

临安公主不说话。

刘长阁自顾自聊着:“贵人也莫要嫌弃我这种苦哈哈的人话多,整日里没个说话的人,遇到一个就想多说几句。”

临安公主不好再不搭理,只隔着帘子说了句:“无妨,你说便是。”

刘长阁笑了笑,拍了下毛驴:“听说粮价又在跌了,我家婆娘可收拾着三亩地,今年怕是卖不出几个钱。官员也都是黑心的,十五税一,忙碌一年,还不够饭钱。”

临安公主皱了皱眉头,开口问:“可我听说,朝廷虽是十五税一,可也没有了其他税目,官差也不会再找其他由头上门征税,不是好事吗?”

刘长阁呵呵摇头:“是好事,可这年头花钱的地方多了去。就比如社学,孩子们免费读书,教材也免费发,可那一身儒生打扮总要置办吧,这一套行头,春冬一起,也要个八钱银子了。”

临安公主插了句:“社学好像不强制购置儒服吧?”

刘长阁有些意外,问:“贵人知道的不少啊,没错,社学不强制,可孩子们见其他人有,穿着精神,是个儒生,自己也不想穿成我这样不是……”

“前面走左侧的道。”

“好嘞。”

刘长阁一边聊一边走,走出京外二十余里,又经过几次曲折,抵达一个名为邹村的地方。

这里临山,林木葱葱,颇是隐蔽。

临安公主下了车,拿出一枚碎银交给刘长阁。

刘长阁询问:“可有宝钞?”

临安公主摇了摇头,辞了刘长阁便走向村落。

刘长阁捏了捏碎银,转身牵着毛驴往回走。

碎银交易,这在京师已经不多见了,就连卖鸡蛋的小贩都开始使用宝钞了,还有人会使用碎银,除非她已经很久没买过东西了。

可从临安公主知晓一条鞭法、知晓社学来看,她似乎也并不是完闭塞。

刘长阁走了,庞焕等人已经在暗中跟了过来。

临安公主似乎也是有一定的戒心,躲在一棵树后面,看到刘长阁走远了才走出来,走过邹村之后,身上多了一个包裹,然后朝着山里走去。

走走停停,直至进入山林之中。

溪水畔,竹院安静。

李芳劈了柴,看向正在读书的李茂:“母亲不是只去邹村取点米盐,为何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李茂合拢了书,伸了个懒腰:“想来是在和王嫂她们说笑,忘记时辰了吧。”

李芳有些不放心,但想了想,这几年来母亲也有几次晚归,也就没有多想。

在黄昏时,李茂、李芳都坐不住的时候,临安公主才回到住院。

????????????????李芳上前询问,临安公主只推说留在了邹村,对年近三十的李茂说:“娘在邹村托了媒人,过不了几日,就给你说一门亲事。”

“母亲,我们家还是不要娶亲好吧,加上父亲杳无音信,他不在,孩儿又怎么能成家。”

李茂婉言拒绝。

临安公主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