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如火如荼(1 / 4)

是的,韩升并不想首先顶上去吃这些人第一波输出,所以最开始没说。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须要说的,不可能就完全无视了,这些事情中就包括比如米军军官敬礼这件事情。

他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这件事情就离谱好么?

首先,这事没有具体的确实史料依据,或者说后半段没有依据。

也就是当年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后,遭受强烈打击的米军选择撤退,这时候其实也是作战的时机。当时,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百七十七团6连,被安排在死鹰岭埋伏并狙击撤退的米军。

可彼时的朝鲜,遭遇了百年都难遇见的严寒。

正常的温度都是零下三四十度,就更别说伏击地的温度更是寒冷。加上电影里也反馈了,彼时的志愿军物资短缺,不仅缺少食物,衣着也十分单薄,非常难以抵抗这种恶劣的环境。

但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军人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稳定而战,深知这场战役如果失利后续就是威胁到中国的土地。所以最后战士们在艰难的环境下,仍旧坚持埋伏在一片白茫茫的雪花之中。并且因为不知道敌军什么时候出现,也就不能动,否则就会暴露的可能。

于是当米军到达死鹰岭时,按理说他们也会谨慎地前行,因为这里确实是适合埋伏的地方。

但是结果是,当初米军路过这里的时候,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米军能一路无事地撤离,是因为埋伏在岭上的6连志愿军在风雪中已经冻僵了,没能最终拦截下他们。所以其实是直到志愿军后续部队第九军团的到来,司令员才发现了已经牺牲的六连。

所以埋伏是真,但是军官敬礼这件事情?

有点扯淡。

这种根本就没有明确记载,还就这么加上去的给米军好像洗白一样的情节,还没被删就离谱。

“无论是国内资料,还是根据米国海军陆战队自己的朝鲜战争官方战史第三卷《长津水库之战》第325页,记载的就只有一句‘10时30分,史密斯将军及其主要工作人员从土古里撤离,乘坐c47和直升机前往位于兴南的师指挥所’,所以这个史密斯从没参与过行军,不存在敬礼这事。所以要说米军匆忙撤离的没有时间再去查探,匆匆而过,那还更具可信度一些。”

韩升拿着手里的单子,侃侃而谈道:“而如果想要展示出当时悲壮的故事,完全可以把镜头慢慢推远,到埋伏的6连志愿军身上。为什么非要最后来个米国人敬礼?

就离谱,这可是战争啊,还多么惨烈的战争,还来这一套所谓赢得对手尊敬的套路么?根本就不是好吧,他们完全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搞得好像米国人的认可,才能证明他们更有价值一样。”

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文化圈子里的。

舔外尤其是舔米的,不要太多。

精神上是有多不自信才会想出这样的情节?

这种事情,只需要放出来,就能明白志愿军是有多么的伟大——结果现在这么写,搞得主角变成了米军军官。

显得他好像多所谓的有格局,但事实上不仅离谱,而且大家看的时候割裂感很严重。前面和志愿军那么你死我活的,转头就是敬礼。

好像他这军官多公正一样。

说实话,这种电影我们是绝对正义的,所以电影里不长篇累赘写对方多邪恶,起码不要去编造个故事,然后来给与侵略者某种程度上的夸奖吧?

当然了,韩升也没有喷的那么绝对。

因为虽然这种行为大几率是有人脑子有问题:

毕竟这种在我军大获全胜的战斗里,还要见缝插针地搞这些的,很多是有问题。有可能就是像《八百》的导演甚至有些作品里,就是暗戳戳恶心人,还以为大家看不出。

但也有可能是无意。比如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