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望秋题诗(1 / 4)

东晋隐士 昔三 4351 字 2022-08-08

东晋隐士江南又逢春第二百一十五章望秋题诗站在老人家面前,王凝之笑着回答:“小子可不敢跟父亲相比,父亲说了,我生性懒惰,还差得多呢。”

阮永衣带着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你爹当年,除了练字,其他都是能省就省,恨不得连吃饭睡觉的时候都省了,整整一年功夫,别说出去游玩饮宴,就连……”

老人家似乎想起了什么过往,笑了起来,轻轻招手,让谢道韫过来,又让他们两往前些,握住王凝之的手,仔细看了看,“如今我能在这儿,见到她的徒孙佳偶天成,也算是了了桩心事。”

“先生若是想念师公,不妨去建康一叙,她老人家想必也很期待见到您。”王凝之温言,也许这个世界的轨迹总是有些不同的,本该在几年前就去了的卫夫人,如今还身体坚朗,居住建康。

或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淘气,她老人家在会稽的时候,总要追着抓自己回去练字,才会身体健康的?

阮永衣倒是点了点头,只是眼里有些犹豫,说道:“这次望秋日结束,我便也想着出门去走走,已经太多年没有离开过这片山林了啊。”

仰起头来,老人目视着远方,目光仿佛从那层层叠叠的山林穿过去,看向了过往,也看向未来。

看着她的样子,王凝之心里,第一次明白,什么叫时间不等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谢道韫轻轻开口,将王凝之在书院里那首诗念了出来。

阮永衣闻言,目光回过来,口中喃喃自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啊,是啊。”

看着谢道韫,阮永衣点了点头:“是个好孩子,这个年纪,便能懂得珍惜。”

“先生过誉了,”谢道韫笑了笑,“这不是我作的,是我夫君在书院时,送给学子们的。”

阮永衣看向王凝之,却是皱了皱眉:“叔平,这是你所作?”

王凝之愣了一下,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

“不像啊,我观你神思飞扬,又活泼好动,便只是在这儿站了会儿,眼珠子也没听过,如何有此心境的?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王凝之心头一颤,这就是真正的文学大师吗?观人观才,只是第一次见面,便能猜出这许多来?

王凝之笑着回答:“平日里自是不会有这种年头,只是那日即将离开书院,与诸位同窗们把酒言欢,想着劝劝他们,多珍惜书院时光,别像我一样,只待了一年,便不得不离开。”

“原来如此,”阮永衣点了点头,“仅仅心中一时有感,便能有此诗文,果然才识过人,看来他们说你名过其实,倒是胡说了。”

王凝之温言,左右看看,那些围坐在周围的阮氏人,倒是有几个面露尴尬,想来就是他们在这位老祖宗面前诋毁了。

也不在意,王凝之只是回答:“按照我爹的话来说,这就是有酒才有诗啊。”

阮永衣‘呵呵’笑了起来,“逸少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过于爱酒,却偏偏说不得他,每当他醉酒的时候,写出的字来,倒是真有那么几分不同。”

“先生,该开始了。”旁边一个中年男人过来,低声说道。

阮永衣点头:“好,那就开始吧,叔平,可要专心些,别把令姜的院子给输了。”

“您放心,绝对不会的。”王凝之笑着回答,和谢道韫一起回了自己的席位上。

那中年男子,走到中央,朗声:“今日,是我阮氏一族,望秋之日,各家适龄之男女,皆可参加,胜者,得自有小院,可自行出豫章,以阮氏之名,行走山河,若为男子,可出仕。”

随着他的话,那些坐在前头的年轻人们,眼里都流露出渴望的目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