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花开时节(1 / 4)

东晋隐士 昔三 4440 字 2022-08-08

东晋隐士江南又逢春第二百一十三章花开时节宜丰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紧张了。

只是不到一个时辰吧,阮容的闺女,谢道韫来了,还带来了她的丈夫,如今的著名人士王凝之。

而王凝之进了小镇,啥也不说,就先给阮氏主事人,阮成卓的小儿子阮平业洗了个头。

听起来相当不可能,但确实发生了。

匪夷所思啊。

这么多年了,宜丰那都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大家虽是士族子弟,但与外边那些贪图名利,只会享受的士族不同,陈留阮氏,一向以勤俭,勤劳,勤学为傲,就算是仆役们,那都是极少的。

除了几家大户,剩下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吃苦耐劳的,虽然有仆役伺候,也大多是家生子,鲜少有外头来的,毕竟真的买几个丫鬟仆人,也花不起那钱来。

不过人们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这才是真的隐士风范,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完全不同。

虽然日子过得没那么潇洒,但人们心中的自在和快乐,远远不是什么锦衣玉食能比的。

可这位琅琊王氏的二公子,就像一条野狗,闯进了这个世外桃源,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一句‘有人请你入仕,你不入,这叫隐士,没人请你入仕,你那还叫不入吗?那叫出不去。’让无数人黑了脸。

倒不是那几位被他欺负过的阮氏子弟自己说出口的,但作为镇上一共没几家的酒肆,这种地方消息传得实在太快了些。

有几个脾气大的老人家,一听这话,就要上门去问理,可刚走过去,就看见那家的小伙子谢玄,苦哈哈地在院子里面壁思过。

人家知道错了,自己一把年纪了,也不好去为难一个年轻人。

尤其是,毕竟人家又不是阮氏之人,也没道理遵从阮氏的规矩,说白了就是个客人,住上几天就走了。

硬要说,人家来看望丈母娘,跟几个孩子发生了口角,也不好让大人出面啊。

毕竟,王凝之都点明了,是阮平业这小子,无礼非议琅琊王氏在前的。

混蛋小子不懂事,胡说了几句,被人家教训,谁也不好开口去伸张正义,毕竟小孩子说几句不打紧,要是老人们真去闹腾,那可就真成了陈留阮氏对琅琊王氏有敌意了。

年轻人不清楚,老人们还能不清楚吗?

琅琊王氏,天下第一大士族,谁愿意为了几个孩子的口角,真去得罪人家?

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于是,只能互相安慰着:

“反正他们都知错了,那便如此吧。”

“算啦,我们都老了,何必为几个孩子费心。”

“孩子们的事儿,我们参合进来,也没什么意思,还落个欺负小辈的名声。”

“就是,我们陈留阮氏,胸中自有丘壑,何必跟他过不去。”

“无知小辈,又是在外头的人,哪里懂那么多,算了算了。”

在这种自欺欺人的互相安慰下,几个老头儿悻悻离去,只是嘴里也不饶人:“唉,本以为如今名满天下的王凝之,会有几分名士风采,却不料是个小心眼的人,看来外头的天下,是越发不如以前了。”

“谁说不是呢,这世道,唉。”

“算了,何必去管他,我们自有这山林相伴,风露相交,便足够了。”

“有理,此为大隐之言。”

老人们总有些或多或少的理由,来给自己推脱,但孩子们就不同了,一听说有这种事情发生,小孩儿们都急匆匆地过来,远远扒墙头,瞧着里头谢玄的样子。

这家伙,最近在宜丰,也是风云人物啊。

自称是‘会稽小霸王’要来这里扩展他组织的。

没几天,就打了好几架,顺利地将宜丰这里,几个自小习武的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