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5章 版权交换(2 / 3)

生活里的轻松自在。”

周不器深深地看她一眼。

觉得这姑娘可真成熟。

怪不得长得这么漂亮,就读的还是艺术院校,都大四快毕业了还能守身如玉……原来早就把社会的真相给看清楚了。

只可惜,就是真相听起来总是不那么温暖。

到了书房里,石婧琳在看书,宁露在阅读邮件,她俩对打牌都毫无兴趣。

见周不器来了,宁露就把打印出来的一份材料递过来,笑着说:“《实况足球》真的谈下来了,你看下,跟你之前说的条款都差不多。”

具体的条款,有30多条。

这只是一份大纲,只列举了最重要的7条。

1,科乐美拥有《实况足球》的全部版权,但把电脑游戏版权、平板游戏版权和手机游戏版权都永久免费地租给畅游;

2,畅游要负责《实况足球》日本市场以外的全球发行;

3,畅游将承担所有相关版权的采购,并免费地共享给科乐美使用。

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一条。

也是最主要的交易。

科乐美之所以愿意让渡部分《实况足球》的版权给畅游,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EA的《FIFA足球》太猛了,势头太强劲了,科乐美觉得以自身的实力顶不住EA了,需要找个帮手;

第二,足坛里已经出现了数字经济的潮流,开始重视足球领域的相关知识版权了,这就导致《实况足球》想要像过去那样拿到很多国家队、五大联赛的冠名以及球员肖像权的授权。科乐美拿不出那么多钱去跟EA竞争。

第三,海外业务的节节败退。

科乐美在本土业务当然没问题,已经完成深度耕耘了,《实况足球》横扫整个日本市场,《FIFA足球》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

可是海外市场就不太行了。

《FIFA足球》这几年来在海外市场,不断地进取抢地盘,之所以能反超《实况足球》,除了有产品层面的因素,也有运营层面的因素,科乐美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也就是说,如果展望未来的话,《实况足球》在本土市场没有任何问题。

靠着本土市场,《实况足球》也足够生存了。

海外市场就不行了,不说游戏性,单是那些足坛的相关版权的缺失,就会让《实况足球》很难再去跟《FIFA足球》竞争。

而科乐美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畅游来了,为什么不让畅游顶上去?

让畅游冲锋,去跟EA对着干,科乐美只需要躲在畅游的身后,一方面依旧牢牢掌握着本土市场,一方面稳定地每年从畅游那里拿到部分海外业务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畅游拿到的是电脑、平台和手机的版权,科乐美最在乎的是主机游戏版权。

甚至连投入也减少了。

由畅游出钱,去跟国际足联、欧足联,以及五大联赛去购买相关的版权,以及去购买球员的肖像权。

拿到这些版权之后,畅游去开发电脑版、平板版和的《实况足球》,科乐美稳守核心基本盘,去开发主机版的《实况足球》。

这是双方最核心的交易逻辑。

以版权换版权。

还有一个最让科乐美着迷的一点,就是畅游这边野心勃勃,想要跟EA竞价从国际足联那边买来“FIFA”的商标使用权。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要是真能买过来,那可就厉害了。

过去二十年里,EA一直在经营着“FIFA”这个品牌,总共投入进去的营销经费不下5亿美元。真要是能半路截胡,就相当于占领了二十年足球游戏玩家的心智。

到时候,就是《FIFA实况足球》了。

很多玩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