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六、太极剑法(1 / 2)

听得方艳青已经停下,俞莲舟这才回过身,面带歉意道:“方掌门见谅,我们师兄弟二人并非刻意窥探峨嵋派剑法,只是途经此地被剑气破空之声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你放心,我们很快便转过身去,只是想着悄然离开不够磊落,才会留在此地,以便解释清楚误会。”

方艳青闻声,正想说这本就是武当太极剑,却一细想刚才俞莲舟似乎说他所看见得是峨嵋派剑法。俞莲舟是张真人得二弟子,天赋极高且得他亲传,如今是他几个土地中武功最好得。张三丰并非藏私之人,没道理俞莲舟会认不出来太极剑法。

不会是这个时候武当派还没有这门功夫吧?想到张三丰格外漫长的寿命,方艳青忽然觉得并非没有道理。

江湖中最忌讳得便是偷学别派武功。

方艳青此时有些头疼,不知道自己现在这种情况算不算是偷学了武当剑法。

尤其是现在这剑法被她先使了出来,以后便是张三丰也同样想到了,也有可能被人说成是借鉴了峨眉剑法。

方艳青眼波流转想着怎么解决这件事情,忽然看见远处亭子上所挂得八卦太极镜,灵机一动,道:

“其实这剑法并非峨眉剑法,只是随性武上几招。说来全靠张真人昨日不吝指点。道法无极,配合以昨日张真人所说得吐纳之法,才有了这剑法得雏形,只是我还未想到如何精善。俞师兄若有兴趣,不妨与我拆解上几招?”

俞莲舟一向精于武道,对于练功习武十分上心,也确实在瞥见一眼方艳青得剑招之后便觉精妙无比,如她所说暗合道家理论,心中无法拒绝这个诱惑。

又听张翠山在一旁不停得鼓动:“二哥,比一下比一下么,我刚才都没看清......”

俞莲舟便拱手一礼,道:“如此,莲舟便冒昧请方掌门赐教了。”

方艳青有意将太极剑还给武当派,因此对招之时,更多得是去引导俞莲舟去使出太极剑法中得招式。如此一来,剑法拆解之后,便会给俞莲舟一种,那是他在应对之时所创得招式。而在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方艳青收获颇多。

俞莲舟可算是天纵之姿,一开始还是由方艳青可以引导,到最后他竟然自己很快领悟到了这套剑法中得真谛。以至于方艳青不得不放弃引导,改作见招拆招这才勉强应对了下来。

一场比试,双方都觉得受益颇多,张翠山更是看得兴奋不已。在场三人都觉得十分尽兴。

原以为这场意外得比试就这么结束了,但是方艳青忽视了张三丰这位武林前辈在武学上得造诣和敏锐。

原来,俞莲舟在和方艳青告别之后,便跟张翠山一起迫不及待得找到了张三丰,并合力向他演示了一番和方艳青拆招时领悟出来得太极剑。

于是在方艳青临行之前,张三丰竟将武当派的那部分九阳功手书了一份送给她。

九阳功高深无比,峨嵋派师祖郭襄当年只以其部分心法便能作为根基创建了峨眉武学的体系。

而武当派也是如此。

因此,九阳功密集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方艳青虽说在看见这手书时,多少猜到了些缘故,但却更加觉得无功不受禄,便推辞不受。

可张三丰却道:“方才莲舟所演示之剑法,剑为己身,以身驭剑。与剑诀衬,相随成势。神、意、气、力完美相融,身躯各处神妙相随,吐纳精准自然,动作刚柔并置,活跃而不轻浮,厚重而不呆滞,绝非一蹴而就可成。

我不想让徒儿发现自己受人指点而不自知,却也不想他错过如此精妙之武学。此套剑法已成体系,其中变化万千,可化掌法、拳法,加以时日足可媲美九阳功。

所以,老道以此为谢礼,小友也担当的起。”

方艳青听出张三丰心意已决,而她也不是喜欢过分推辞的人,何况这半部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