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龙头火炮(1 / 2)

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主持下。官家颁布更定科举法,实行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政策。

庆历新政,初见成效。

庆历六年春,莺飞草长,春风和煦,西郊大营内,兵士整齐快速的布置着现场。

现场布置完毕后,兵士快速纵列成队,归入各自的阵营中。

山呼之后,官家下场,亲自揭开了龙头火炮上盖着的红布。

张茂则拿着火把上前,道:“官家,还是臣代劳吧?”

站在他身侧的两府阁臣也都纷纷劝谏,君子不立危墙。

官家虽对这火炮十分有信心,但也不想在此时和言官们起争执,让他们闹出死谏的事情来。对张茂则点了点头,和朝臣们一起登上观炮台。

张茂则点燃火炮,三息之内,引线一点点燃尽,随着火炮龙首微仰,一枚裹挟着火药的铁丸激射而出,随着一声惊雷般的巨响,十余公里外的平地上骤然炸开一个大洞,烟尘冲天,直让那大洞幅员两公里内遮天蔽日。

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他们在来之前便大概知道了这火炮的威力。

自三年前,李迩安在广备攻城作下的火药作下,画出那一沓图纸。这三年来,广备攻城作中的最精善火药的人便都被调到了平宁郡主手下,便开始日夜不停的研究试验材料,终于在半个月前,将图纸上所有的武器都一一建造并试验成功。

广备攻城作上书的劄子中说那火炮只需布置在合适的地方,便能敌千军万马。

众臣之前只知道广备攻城作这两年在郊野不停试验的火炮威力确实不小。但对一门火炮便能敌千军万马之说,还是保有几分保留。

可今日见到这龙首火炮的威力,才知道,原来之前的实验品完全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尤其是当尘烟逐渐消散时,李迩安站在官家身后道:“京郊大营周边还有良田,为不影响民生,所以这次试射,臣特意将射程调到了最低。”

官家倒吸一口凉气,道:“这还是最低射程?”

旁边晏殊眯着眼眺望远方,叹道:“再远,怕是都看不清敌军在哪里了。”

李迩安道:“所以每位火炮手不仅要视力好,目力远,还会给配一支‘千里目’。”

官家道:“就是你去岁送给徽柔的那个生辰礼物?站在朱雀楼上,能看到整个东京城的‘千里目’?”

李迩安点点头,道:“是,只是给公主的那支为了方便把玩,所以精巧一些。其实看的并没有军中用的这些远。”

“这千里目若用于军中,两军对阵时,也能早知先机。甚好,甚好!”

“平宁,这龙头火炮最远的射程是多少?”

“三十里。”

官家点点头,道:“有如此重器守城,边境无忧啊!”

群臣纷纷附和。

之后军中火枪队出列,演示了长枪的威力。

之后手雷、地雷一一演示后,全军振奋。

官家的神色却渐渐肃然,最后道:“火器威力虽大,但未免有伤天和......”

李迩安挑了挑眉,心说君王的妇人之仁,可真要命.....不会闹到最后,和那啥朝代一样,有火器却不用不研发,到最后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地步吧......

还好大宋的大臣还是脑子清醒的。

苏子美道:“官家,从前契丹、党项可从来都没有因为我朝缺少战马就不侵略我朝边境啊......火炮重器本就重在守城。既是守城,对入侵的敌人,就算让他粉身碎骨,也绝不存在有伤天和之说。”

话音落,朝臣纷纷附议,如苏子美所说,若那些人来犯我朝,那便就该有来无回,打他们个粉身碎骨。

官家也不过是一时仁心,转念一想,便也明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