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十一章 大战前夕(1 / 3)

乱世长生劫 乔释迦 1423 字 2022-01-11

周天子宜臼继位五十一年三月,天子崩,王子狐死,王孙林履至尊之位。

天下之丧,却没有诸侯前来吊唁。

他穷毕生之力守住了王室最后的一丝脸面,却也败掉了天下对大周最后的一丝敬畏。

因此,议其谥曰“平”。

平者,治而无眚,无灾罪也。

无灾罪,亦无贞吉。

这个谥号到底给得仁慈了些。

姬林继位当日,郑公子忽逃离洛邑,被前来相迎的大夫祭足护送回郑。

从此,周郑之间的关系彻底恶化。

四月,郑伯姬寤生因听说温邑麦生正好,便遣祭足帅军抢了周国温邑的麦。

天子姬林盛怒,但国丧为重,无暇理会。

秋九月,丰年有余,郑军又在距天子更近的成周抢了刚刚收上来的禾。

当面打脸的侮让才刚刚继位的小天子怒不可遏,但对于有心无力的大周而言,他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将此恨深埋在心底。

郑国对大周的打压让各个诸侯国看到了大周王朝的衰落,开始有更多的诸侯国主动向郑国示好。

当年隆冬,郑与齐会于石门,白雪相盟,议定宏图。

关于郑国与大周的消息不断地传到崤山以西的秦地,秦上卿端木易听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欣慰不已。

转年春天,终于有些不一样的消息传来。不遥远的东方,发生了这不太好的事情。

二月,卫国州吁凭借着这些年积攒的兵力,和叔段领兵打仗的能力,回国发动了兵变。

不得不说,被无名从小培养到大的叔段,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两个国家被遗弃的公子,凭借着远少于对手的军力,竟然取得了胜利。

这个消息传到秦国,端木易知道自己又要难免郑国一行了。

按照叔段和州吁的性子,卫国拿下之后,下一步一定是回过头来攻打郑国。

而且按照历史,也确实如此。

当然,最关键的是,依照端木易对无名的了解,这次他一定会出现。

不管伯阳父是否为他指明了方向,他一定会回来拯救叔段。

而端木易,要参与进来,避免无名再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

就这样,端木易再次向已经年过半百的秦公嬴无忌辞行,入关往郑国而去。

至郑都时,州吁和叔段的军队还未攻来,但郑都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城门前的濠沟被再次加深,城墙也已重新加固,城楼上的守军比以往增加了一倍。

独自前来的端木易因没有仪仗通牒,在城门口被拦了下来。

几个士兵正要盘查,一个将领看到了非同一般的车驾,便往这边走来。

“端木先生?!”那名将领惊讶地叫道。

端木易闻声看去,见那将领正是两年多未见的公孙子都。

子都此时已经比上次见时更加成熟稳重了不少。举手投足之间,也更加英俊潇洒。

“子都将军,都城形势变得如此紧张,只怕是和卫国的宫变有关吧?”端木易明知故问道。

子都坦率地应道:“先生果然消息灵通。州吁和段大夫在卫国兵变成功,君上判断他们很快便会回击郑国,于是便及早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端木易赞赏地点点头,随后指着城楼上的守军问道:“我见这城上兵马较平时多了不少,却不知如今城中到底有多少兵马?”

端木易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太在意此事,却不料子都脸色变得有些犹豫,为难地说道:“先生见谅,这问题末将确实无法回答。”

端木易怔了一下,随后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守军数量这种事情毕竟是机密,自己平日里久居秦国,随心所欲惯了,此时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