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蒸汽(1 / 2)

广州沿河工业区。

左喜、封于铁等人围在一个巨大的铁质机器旁边,有十几个工匠正在陈友文的指挥下操作着这台机器。

自从陈逊北上之后,陈友文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彻底自由了,刚开始还装模作样的学习,之后待在工业区的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多,直到现在,基本已经不去学堂了。

“友文,这次没问题了吧?”封于铁问道。

“只要你做的活塞环没问题,这次就肯定能成。”陈友文回道。

“那就肯定没问题,”封于铁立即回道,显得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

“这蒸汽机真的能够输出巨大的力量?今后的船只可以用它驱动?不再需要风帆?”左喜这个老船匠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已经关注这个蒸汽机有段时间了,从刚开始的四处漏气,到之后漏气堵的差不多了,但是因为密封不到位,输出的力气一直很小。

最后陈逊的弟弟陈友文参与了进来,利用陈逊的笔记本,采用了一种称为“活塞环”的密封结构,对蒸汽机进行了大改。

今天是大改造之后第一次试机。

“肯定没问题,大哥在笔记里记录了这种机器,力气可以堪比上万匹马的力气,我们这台就算没有万匹马力,几匹马力还是可以的。”陈友文也是心情激动,这是他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真正全程参与到研发工作中。

这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真的让人非常享受。

因为没有笔记中的橡胶,采用布匹密封一直达不到标准,有段时间令陈友文非常的沮丧,都有些自我怀疑了,好在最后他还是自己走出了情绪,花费巨大的精力对之前的蒸汽机结构进行了大改造。

活塞环,说简单点,就是靠蒸汽自己的压力,自己密封自己,就是嵌入活塞外壁槽沟内部的金属环。

这种金属环是一种具有较大向外扩张变形力的金属弹性环,装配到剖面与其相应的环形槽内(活塞壁上)。

先在活塞壁上刻沟槽,然后在沟槽内嵌入活塞环,活塞环环臂粗细小于沟槽的内径,自然状态下,内径大于活塞环外径。

密封是靠活塞环的外向弹力密切接触气缸内壁,加上环的端面与活塞环槽之间密切接触,共同实现的。

蒸汽进入气缸,推动气缸向外,气缸外侧的沟槽带动活塞坏,活塞环与气缸内壁密切存在摩擦力,这个力压迫活塞环与沟槽一侧密切接触,形成密封。

高温蒸汽从气缸顶端的排气孔排出后,气缸内压力减小,蒸汽机外的飞轮依惯性旋转,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向内,摩擦力又压迫活塞环与沟槽另一侧密切接触,再次形成密封。

形象的比喻一下,就好像打飞机,手是气缸壁,根是活塞,活塞环就是冠状体的最外圈。

(会不会被屏蔽?忐忑!)

“点火!”水箱下面的炉子被点燃,有几个壮汉正在旁边用力的拉着鼓风机。

火势越来越旺,几百斤的水很快被烧开,蒸汽渐渐从气缸最顶端的额缝隙露出来。

“继续加煤。”陈友文命令道。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火势更旺,巨大的压力之下,水箱里的水温超过了一百度,朝着二百度进发。

渐渐地,气缸顶端的露出的蒸汽冲击力越来越强,最后,竟然发出了气鸣声。

“滋!滋滋!滋滋!”

周边围观的人不自觉的朝后退,生怕水箱突然爆炸。

伴随着气鸣声,陈友文再次命令道:“转动飞轮!”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为了避免操作人员被飞轮伤到,陈友文设计了一种非常容易插拔的转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