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勘察(1 / 2)

“除了金银、布匹、骡马,金人为了满足兽欲,还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赵佶在城内搜刮一番之后,不够,不仅将儿子的宾妃算了进去,自己的也送去抵数。”

“好多人不甘受辱,都自杀了。”裴仁说到这里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每天都有从皇宫大内往外运尸体的大车,上面垒着赤果果的少女尸体。”

关于金银布帛,赵佶知道开封府库不足,就下令让权贵、富室、商民出资。

说是出资,其实就是明抢。对于反抗的,或枷项、或抄家、或处死,皇亲国戚都不放过。

“为了活下去,赵佶完全就是六亲不认,连皇后的娘家也给抢了,好多忠直的大臣被处死。”

“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是一船接一船的百姓尸体被运出城。”

“金人怕这些尸体留在城内,引起瘟疫。”裴仁已经有些说不下去了。

“张邦昌已经死了,现在是谁在主持搜刮金银?”陈逊问道。

“孙博。”裴仁回道,担心陈逊不知道是谁,还补充了一句:“就是向赵桓推荐郭京的那个孙博。”

“郭京还没找到?”陈逊打算换个话题,之前的话题太沉重了,没法聊下去了。

“没有,估计已经跑的远远的了。”裴仁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你也早早回去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陈逊起身相送。

“是。”裴仁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陈逊则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后世看“靖康之难”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只是一段历史,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就算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写的那么悲愤,也只是在情绪上被稍稍的渲染了一下。

等真正来到这个时代,亲身经历,哪怕是自己这只蝴蝶煽动翅膀改变了一些历史进程,可现状仍然是这么的另人痛惜。

这种痛惜给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不过对于陈逊,这种痛惜同样给了他无穷的激励和动力。

或许在后世,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专家否定岳飞名族英雄的称呼,说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兄弟之间内斗,是民族融合的过程。

可是现在,陈逊作为一个汉人,是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

陈逊本不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可经历了这一世,在民族融合这件事上,陈逊更愿意以汉族为主导,让其他民族融入进来。而不是让其他民族骑在汉民族头上,再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

……

第二天,陈逊早早起床,洗漱过后,在院子里打了一趟拳,活动了一下身体。

今天有可能会动手,所以得先把身体活动开。

活动完之后,裴仁也准备好了,带着陈逊朝着内城走去。

金军并没有阻止开封内外城的流通。

陈逊两人顺着外城东大街,顺利通过丽景门(宋门)进入内城东大街。

进入内城之后,里面比外面明显热闹了许多,大街上有好些人在逛街,不仅有金人,辽人、北地汉人,还有宋人。

一直走到相国寺桥,然后拐向北,走过相国寺东墙之后,裴仁开口道:“前面就是景灵东宫了,外围都是金兵在看守。”

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悄悄说话,裴仁没有选择更加要脸的词修饰,比如“守卫”。

“能不能绕着景灵东宫转一圈?”陈逊问道。

“可以,我们就说是去尚书省找张叔夜的,可以绕过景灵东宫的东墙和北墙,返回的时候走御街边道,可以绕过西墙,最后从相国寺北向东,可以绕过南墙。”裴仁很快就规划出了一条路线。

相国寺在景灵东宫南边,都位于御街东侧。尚书省位于御街西侧,和景灵东宫同位置。

“张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