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粪场大开发(2 / 3)

桃花坞 风在流浪 4123 字 2022-01-08

如荼,如今已有数万人在这干活,工作进度一日千里,杨义估计年前就可以将两处粪地清理干净。到时,就可以让这些惊慌了一年的平头百姓,能过一个安稳的好年。

前期工作很快做完,工人们开始把粪场内的积粪一车车的清理出来,拉到粪场外铲平的空地上,分门别类的堆放好,以便日后处理。

由于天气寒冷,北风呼啸,那些粪肥从粪场里一拉出来,没多久便干了。当粪水全流进壕沟后,黑呼呼的积肥便显露出来。

杨义看得两眼放光,这就是钱啊!等凉干后,与草木灰一拌,这就是上等的复混肥了!

由于表面的粪水已经流进了外面的壕沟,现在只剩底下的粪了,这样清理起来方便多了。

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忙了两个月,才勉强将粪场及周边清理干净。清理出来的积粪、肥土、垃圾、杂物等,堆放了整整几个小山,其中最大的就是那黑呼呼的粪堆,足有一里长、宽,数丈高。

看得百姓们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长安城建城千年以来,从未有人这样清理过吧?

这边把活一干完,杨义先是让百姓休息三天。然后再将几万人马的战场,转移到了城南到粪场。

由于城南归万年县管辖,当杨义带人过来时,距离粪场五里地的地方已经搭好了煮饭的灶台。

只需搭住的地方就行,因这里地处荒芜,搭建棚子的材料应有尽有。

这是万年县县令的特别指示,县丞亲自监督选址建营地,让清理粪场的工人吃好住好。

万年县令为何如此热心?

其实他是受到了长安县令的刺激了,因长安城外清理粪场,他不仅配合得井井有条,还尽量满足杨义的需求。

被杨义上奏好好的夸奖了一通,皇帝一高兴,下令准许长安县令早朝时,入宫听奏。

这是什么意思?

同是上县县令,同是正五品上,为何他能进宫听奏,自己就不能?听奏虽然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议事权,可这是皇帝给的荣誉啊!

万年县令纠结了,问题出在谁身上?长安县身上?不是!长安县令不是五姓出身!

自己身上?也不对,自己可是五姓之一的太原王家。那就只有一个了,问题出在杨义身上!

所以,万年县县令才如此讨好杨义,希望杨义也把他在陛下面前夸一夸,官也同样能升上去。只要清理好这城南之地,一可以标榜政绩,二可以加官晋爵。

因城南的粪场一边是明渠,一边是曲江池,周边开垦的地也比较多,取粪肥的人也比较多。

这个粪场,也没有像城西那边一样泛滥成灾。只是比较臭,没什么人在这边种庄稼和居住而已。

确切的说,杨义买城南粪场,真真的捡到了大便宜。在城南清理了一个多月,才完全清理完成。

虽然城南的粪场较小,但是粪肥、肥土却只比城西的略少些。

清理完了粪场,杨义又安排人将城西、城南属于自己的地,全部翻成耕地。待到春天,就可以种庄稼了。

这样风风火火的干了三个多月,眼看就要到年了。杨义决定,让所有人回家过年,不但全部结清工钱,还每人发五斗米。

杨义就这样利用李世民的钱粮,毫不心疼的做起了阔气大老板!搞得百姓对杨义千恩万谢,甚至下跪磕头。

可杨义不这么认为,他这是给李世民打临时工,自己不过是个包工头。既然打临时工,那得就得有报酬,而且还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

杨义也没替李世民省钱粮,但凡是干活的,不管是民夫、还是徭役或者是奴隶。所有人都是同工同酬,看得万年县丞心里直抽抽。

唐时的徭役是给政府义务劳动的,和奴隶一样,只管吃住,不给工钱。也难怪万年县丞会这样了!

刚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