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节 新丰隧营(2 / 3)

了,陛下命晚辈辅佐长孙治理新丰……”张越轻声拱手道:“前些时日,晚辈在甘泉,向陛下汇报了欲在新丰修建水利之事,也得到了陛下的首肯……”

说到这里,张越抬头,观察了一会李善,才接着道:“故此,晚辈不得不来此向李都尉求援,请都尉拨调一支精干的隧营,协助晚辈……”

隧营,是张越在定下了要大搞基建后,就必不可少的力量。

汉军之中的隧营,恐怕是古典时代最后的余晖了。

这些专业的土木工程部队,擅长所有的工程。

修桥铺路,开山凿陵,乃至于建设要塞,挖掘运河,他们几乎无所不通。

当初,大将军长平烈候卫青出击河套,发动河套战役。

大军行至北河(河套地区的黄河支流),被波涛汹涌的黄河阻断了前进的道路。

若是绕路,至少需要数日,匈奴主力就可能跑掉。

关键时刻,卫青随军的隧营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在一个白天和晚上,就在汹涌的北河河面,架起了十余座浮桥。

汉军主力因此顺利通过,并将数万来不及撤退的匈奴人,堵在了阴山脚下。

李善闻言,先是一楞,然后立刻就道:“不知道张侍中想要那一支隧营?”

他在这刹那,几乎化身为后世的推销员,向张越介绍了起来。

“侍中是想要华阴校尉的隧营,还是长安隧营?仰或者湖县隧营?”

“这三支隧营,皆是下官治下最好的隧营!都曾参与过各种重要工程!”

“像是华阴校尉部麾下的隧营,曾参与了河东郡的治河工程,其后又投身于函谷关迁关工作,天子也以为善,予以嘉奖……”

“至于长安隧营,那就更是精锐了!”

“他们曾在瓠子口堵塞决口,也曾在酒泉、张掖修建边塞,更曾参与过昆明池、建章宫以及茂陵工程……”

“而湖县隧营,则是驰道的维护者,龙首渠的修建部队之一,尤善掘土作业……”

“当然,侍中若是想为日后出征做打算,那下官郑重推荐屯驻于霸陵的霸陵隧营,这可是整个关中最好的作战隧营了……”

“他们善于修葺各类军械,尤其善于修葺车马……”

“其中还有不少,乃是少府卿的工匠子弟……”

“最关键的是,霸陵隧营,在关键时刻,甚至还能随军白刃冲锋……”

张越听得一楞一楞的。

感情,自己白担心了。

这位如候不仅仅不给自己穿小鞋,甚至巴结的都有些过分了。

他所介绍的那些隧营,哪一个不是编制过千,威名赫赫的工程队?

张越倒是想要,但他养不起啊。

就拿霸陵那支隧营来说吧!

那可是驻扎在霸陵,专门负责维护和保养霸陵、南陵、阳陵以及长陵的精锐!

他们的前身,甚至是汉军南军的野战部队——灞上军。

在数十年前,这支部队甚至是直属大汉宗正卿直接指挥的武装力量。

就如这位李都尉所言,这支部队,虽然退化成为了隧营,但打起仗来,分把武器,人家也能嗷嗷叫着跟着冲锋。

作为南陵人,对于这支部队,张越有着足够清楚的认知。

“李都尉太客气了……”张越抹了把汗,欠身道:“都尉能给一个司马的隧营就足够了……”

汉军实行的是部曲仕伍的古典军队编制。

通俗的来讲,就是仕伍制度。

一支作战部队,五人为伍,两伍一什,五什为队,两队合为一司马,五司马为一校尉,两校尉组成一个基本作战单位。

具体到隧营也是如此。

“一个司马?”李善听了,有些不可思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