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当年都敢昧下整个前朝国库的银子,难保慧安郡主他们一家不会。
工部尚书觉得自己发现天大的秘密
他激动得暗暗攥紧了拳头。
这事得告诉三皇子,好好的谋划一下,以后就是掰倒
纳兰瑾年冷冷的看了工部尚书一眼“工部尚书的职位让慧安郡主来当如何”
户部尚书差点失笑
也是,全都让人家慧安郡主干了,要他这工部尚书干啥
其他官员也低下了头,明显忍俊不禁。
工部尚书今天明的暗的在瑾王面前为难慧安郡主,不是找死吗
谁不知道瑾王有多护妻
工部尚书的激动被纳兰瑾年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他不敢和纳兰瑾年呛声,忙道“呵呵,开玩笑,开玩笑”
工部尚书攥紧拳头心里想等着。
皇上看了一眼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是当年跟着自己的老臣,但自己老了,这皇位当不了多久了,这人就开始找下一个靠山了。
不仅是工部尚书,其他老臣也有这样的心思,很正常。
皇上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慧安郡主说得对,要注重年轻一代的培养了,他们这些老人终究都会退出历史舞台,孩子和年轻人才是纳兰国的未来和现在。
皇上转移了话题
“慧安郡主,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水患的情况”
皇上觉得工部尚书的提议没能解决源头问题。
皇上想找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每年水患,百姓,朝廷的损失都在重大的。
工部尚书也跟着开口道“慧安郡主见多识广,无所不能,如此有见地的在这里盖铺子,一定想好解决水患的办法了老夫愿闻其详”
看她能说出什么
刚才那些话,大概是因为她曾经是弱势群体,而有感而发而已
毕竟他们这些官员都是簪缨世家,那里能想得那么通透
而水利工程讲的是真章
不是夸夸其谈就能谈出来的
温暖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我不太熟悉这条河的情况,不好建议。水利工程事关重大,因地制宜是最好的。”
主要是她对纳兰国的地理环境还不算熟悉,不好评论。
从根源上解决水患,起码得了解整条河流的情况,还有它所流经的地方,还有雨季时,会不会有其他河流的水汇入来,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她知道的不多,不好建议。
水利工程出错,可是影响巨大的
工部尚书低头抿了抿嘴什么不太熟悉这河的情况,不懂就不懂还想不懂装懂
谁都知道因地制宜是最好的。
问题是,她怎么不说出如何因地制宜
工部尚书松了一口气,总算有慧安郡主说不出个所以然的
皇上点了点头,出来半天了,他也累了,便道“回去吧大家对外城扩建有什么想法的,都写到奏折上。”
于是一行人便回到城里,然后各自回府了。
扩建外城是一件大事,皇上非常重视,现在大概就剩下水利这件事,他不满意的。
但这也是最难的事。
工部尚书回到城后,便去了一个茶馆。
两刻钟后,三皇子也来茶馆喝茶了。
“昧下了前朝国库的银子”三皇子听了心中也是震惊极了。
“这事你有证据”
工部尚书“没有,三皇子殿下,整个外城如此大,慧安郡主一个人扩建,哪来的银子现在她已经建了两栋数层高的大铺子了,整条街的铺子都建了一半,还主动铺路慧安郡主一家才发家多久能有这么多银子”
三皇子闻言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