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仁德载道(1 / 3)

有卫若衣在,冯知初自然不会往前凑。

卫若衣笑笑,拿起陶瓷小罐,揭开看了看:“麻烦林大夫了,多谢。”

林大夫撇了眼冯知初,尴尬的笑了笑。

而另外一边,舒红瑛看见陶瓷小罐被卫若衣拿走,眸光微闪,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看了眼冯知初,最后又按捺了下来。

谁知卫若衣拿了陶瓷小罐却没有走,反倒是问冯知初:“冯大夫,咱们谁先看?”

她问的突然,其余人都没明白意思。

只有冯知初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老夫先来吧,最近比较闲。”

“行。”卫若衣微微一笑,又从袖中拿出另外一个陶瓷小罐来一起放到桌上,随后远远退开:“这是母蛊。”

“嗯。”冯知初淡淡应了一声:“半个月之后给你。”

卫若衣回道:“也没那么打紧,医药馆快要开业了我有好多事情要忙,您可以多留一段时间。”

“嗯。”

看着两人这么快就将子母蛊的归属敲定下来,而且半点火药味都没有,林大夫小小的惊讶了一把。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将军夫人还好说,冯大夫绝对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人,所以这两人如此如此简单的就将此时解决了,那这定然是因为某条他不知道的医则了。

所谓医则,就是由仁德会所拟定出来的,希望广大大夫能共共同的遵守的规则。

这些规则都以“仁德”二字为出发点,说是规则,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夫应当有的行当素养。

医则强调的是仁德自在人心,所以并不强行的要求任何人,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自觉遵守。

只是林大夫从医这么些年,之前的年头都因为没有办法接触到真正的医理而汲汲营营,甚至剑走偏锋。

是以虽然知道先前可能是某条医则,但是具体是什么就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未免又觉得有些好笑,这么简单的事情,先前舒红瑛还明嘲暗讽的跟他又争又抢折腾了半天,这女子平日里仗着是冯大夫的徒弟,一直眼高于顶,一副对他还有其余几个大夫都不太能看得上的样子,原以为有多大能耐呢,今日方知原来不过是狐假虎威。

想着,他偷偷瞥了舒红瑛一眼,果然见她缩在角落中,脸色十分不好看。

林大夫收回目光,双手揣在一起,眼观鼻鼻观心。

还是将军夫人好,要医术有医术,要医德有医德,比某人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林大夫怎么想卫若衣可不知道,累了这么久,事情既然已经解决了她自然是先回府歇息去了。

嘱咐好人如何照顾那女子,她便带着自家夫君和丫鬟跑路了。

也是巧了,刚走到军营门口便遇到了厉衡,恰巧他办事回来,听见他们要回府,二话不说调转马头就跟他们回去了。

因着答应了折枝要给她买朱记的包子,车架特意从闹事区绕了一圈。

厉衡听说折枝有份,立马不依了,兴冲冲的也跟着去排队给自己买包子吃。

他跟厉钰不同,他年纪小,性子活泼,时常在阳岭城大街小巷里活动,城中不少的百姓都认识他,是以刚刚站到队伍里,便被人认了出来。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不一会儿排队的人,卖包子的人,在附近溜达的人都知道小将军亲自来买包子的事情。

跟权势无关,同情义有联,厉家军这么多年为临郢关付出了多少,厉氏兄弟为百姓们付出了多少大家都是记在心里的。

小将军辛苦了一天,还要来亲自排队买包子,不能回府休息,百姓们这可不能依了,纷纷给他让位,厉衡当然推辞,这一来二去的谁也不肯退让。

最后还是朱记掌柜的通透,直接包了一笼包子送到了他手里,都到手上了也不好推拒,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