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加官晋爵(1 / 2)

第二天,望日大朝会。

凡在京文武官员五品及以上者,入朝奏事,会于乾元殿以西之宣政殿,升殿赐食。

郑东奉旨,穿着隆重,跟着师父骆宾王一同进殿。因为离皇城不算近,两人四更就出发。

到了宫门前,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了。

郑东上前,发现前后左右,几乎都是和师父差不多年纪的老头子,只有自己一个毛头小子穿插在中间。

不多时,郑东在人群中看见了狄仁杰,于是跳起来朝对方挥了挥手。

骆宾王见状赶紧拦住,这可是宫门前,举止怪诞会被当做君前失仪的。

狄仁杰眼睛比较尖,就那么两下也发现了郑东。

于是狄仁杰走过来,先是对郑东笑了笑,而后和骆宾王见礼。

“在下狄仁杰,久闻骆公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狄大人过奖,在下身犯死罪,蒙太后赦免,忝居狄公之上,愧不可当啊。”

“诶,骆公实有大才,太后慧眼识珠,此乃佳话,骆公不必自谦。”

两人你来我往,客套一番,郑东都快听不下去了。

“叔父,侄儿还想问您,您怎么这么快就把曲辕犁的事告诉太后了?”

狄仁杰听见郑东叫自己叔父,瞥了一眼骆宾王,见对方微笑着看二人聊天,想必是已经商量过了。

狄仁杰回答道,“贤侄此等大才,如若埋没人间,岂不令人痛惜?”

“侄儿还没准备好呢。”

“贤侄这不还是来了吗?”狄仁杰笑道,“看来太后对你也很很重视啊。”

“这都是狄大人的功劳。”骆宾王插了一句。

正巧这时宫门开了,中官高唱“百官入朝”

骆宾王见状,“开宫门了,走,我们也进去吧。”

进了大殿,文武百官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按品级于殿庭就位。

让郑东没想到的是,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厚厚的坐垫,想必是给百官们准备的。

不一会儿,太后武则天从殿后转出,坐在御座上,百官则在在典仪的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武则天命免礼之后,百官就可以坐下来了。

其实,一般有什么重要的事,常朝时就上奏了,即便是一些机密性的事项,也会通过“封事”上达天听。

因此,在这中朔望日的大朝会上,基本上没有人出来说话。已经渐渐演变为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性的会面。

但今天,和往常的大朝会不一样。

先是,李孝逸平定叛乱归来,还没有正式的进行封赏。

于是左肃政大夫检校内史骞味道出班奏请封赏得胜之军。

这应该是早就商量好的流程,武则天先是肯定了骞味道的上奏,而后又夸赞了此次两路大军的勇猛。

接下来,就是当堂宣旨了。

武官队伍中,李孝逸出班,躬身拱手听旨。

“鸾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休息士卒,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今有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梁郡开国公李孝逸,夙笃忠贞,克摅猷略,宣劳戮力,振旅班师,释朕东望之忧,厥功甚伟。兹进封孝逸镇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大将军,徙封吴国公,实封五百户。制书如右,符到施行。”

李孝逸朗声叫道,“臣李孝逸谢太后隆恩。”

然后武则天就继续跟上几句慰劳的话,又随口问了几句关于平乱过程中的事情,算是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重点就转移到骆宾王身上了。

虽然骆宾王已经被太后赦免,坐朝为官,但大部分人都还不认识,不了解这个突然转变身份的大才子。

然而在这次大朝会上,武则天算是让骆宾王出尽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