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原因了(1 / 4)

弍猪碎语 弍猪 4974 字 2022-01-11

时有今古之不同,而心同、手同、法同,安在古今人不相及也。且所用之法,古人已尽之矣。士生明备之后,苟能得古人所用之法以为法,则心手间自超凡轶俗矣。夫天下无离性情以为法者,无古人之成法,无以发我之性情耳。然则时虽有今古,若本性情以为法,因即法以见性情,则今古无少异也。故虽仿古,不可有古而无我。正以有我之性情也,以我之性情,合古人之性情,而无不同者。盖以古人之法,即古人性情之见端也。法同则性情亦无以异矣,故仿古正惟贵有我之性情在耳。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我,且失古矣。

看古文古画加上刚刚那句: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人,是不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如此。自己不幸福,何以解忧别人?自己贫穷,何以引领旁人致富?自己不足,何以去苛责别人不够?让人想到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待己之心待人则全交,听上去很有道理,甚至背的下来,但是做!太难!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盲区,觉得这个这么简单,你看他那么笨。笨吗?你试试!凡事试过了才知道,做过了才能说,如果光说不做那就是纸上谈兵,赵括无疑了,书读的再多,不会用有何用呀?小学那些古诗、作文还记得吗?中学的数学几何?高中的重力加速度元素周期表?很奇怪对不对,3幼儿园+6小学+3初中+3高中+4大学+硕博或继续的?>19不夭折60来算,花了人生三分之一的长度学的东西,脑袋里除了应付考试,什么都没留下。

如此说来,还不抵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古人考科举,四书五经等不止要背还要印在心里,更要懂是什么意思,且不至于很多科目,只是修身修德修学识修礼。但是照搬,时代已经不允许,你昨天那个时间那个心情那个地方画的画,你同样今天还去,都不可能一模一样,瞬息万变,时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卷。画轴在时间上,从空间到三维四维五维等,从有宇宙有地球有生命有人开始,持续到现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呼吸,甚至害怕呼吸,仿佛这一呼气一吸气世界上都会有生命降生或者死亡。

经过了没走心的学习,如果记下了融会贯通了,那便一辈子。经过了摸爬滚打、台下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或许成功了或许失败了,开始去问灵魂,到底要的是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还是什么适合自己?有的人很小就有一个答案,这类人很幸福,择一事终一生,他们活成了一辈子。但是很多人,都在生命的长河里沉浮,找那个答案?幸福!

幸福或许真的是只能无限靠近,不可能达到100,这也是白岩松老师说的,就好比黄金,999,现在9999,谁敢说提取的黄金达到100,没有人,只能无限接近这个数值。我想这也是奥妙所在,就是让你有那么一个精气神,不停的努力。一旦达成,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钢铁一般的意志继续前行,每个人都是定一个目标,一个小的,一个一个小的最终完成那个大的,就像现在学习计划、公司计划、市委报告一样。把大的目标分解,只要每一个小的超高标准的完成了,结果才有可能达到完美,我们还要把一些非可抗力因素考虑进来。

小孩子说不学了!反正长大就忘了!为什么呢?因为不知从何而来,自然很迷茫,如果你往前翻画轴,翻到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近60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