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族(1 / 2)

弍猪碎语 弍猪 2309 字 2022-01-11

最近在看《艾米丽在巴黎》时听见的一段话,巴黎的美好之处是就算什么也不做,也不会被人批判,“什么都不做”是一种艺术,法国人还给这种人取名,他们称我们为“慢活族”。(the&nnderful&n&nut paris is &ndy&nes&nr&ng&nthg.it's particur an &n&nu&n hat?e actually have a &nr it.u,they called “flaner“.)还有一句让我特别有共鸣的话,那就是你是为工作而活,我们是为生活而工作。(you &n&nrk, &nrk&n live.)这句话参透了我为什么离职的最大原因,因为工作威胁了我的生活。

接下来也没有多少我自己的句子,把所有慢得话语摘选出来,摘选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现在的人若是能写出好的作品真的太难,因为写的人太多,而且前人大多又写过了。你若说的相似,就出现我之前写的抄袭的文章,与其如此,我就抄下来好了,回到上学时期用笔记下的岁月。

《菜根谭》上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1.楚庄王少年继位,当时,他清楚自己的实力还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与其打草惊蛇,不如不动声色地积蓄各方力量,静静等待时机。

所以在他继位的前三年间,没有发布任何一项政令,而是花心思钻研琢磨历朝帝王的功过,认真思考。于是,有一天就有臣子故意对他说:

“听说南方的阜山上有一种鸟,这种鸟三年不展翅,既不飞翔也不鸣叫,一直都是沉默无声的,这是什么鸟呢?”他知道大臣是在讽刺自己,但并没有生气。

半年后,楚庄王彻底摸清了朝堂的情况,才开始听取朝政、废除旧令、启用新政、诛杀奸臣、提拔隐士。这才有了后来称霸天下的春秋霸主。

2.《富兰克林自传》中有一段关于写作训练的故事。富兰克林从杂志、报纸上选精品文章认真读,并把重点内容写在卡片上。

等他读完之后,把卡片打散,过几天,他会让自己把卡片里的话按顺序排列出来,这样他就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了,然后自己把文章复述一遍。一篇文章,他往往需要反复重写四五次才能逐渐接近原文。一年的时间里,他从印刷厂的学徒工变成了一个专栏作家。

富兰克林正是用这种看似很慢的方式,让他在有限的一生当中,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3.麦家说他曾经用三个月时间,写完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但是后来他用大半年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修订。修订中,他发现里面真是破绽百出。这本书就是《刀尖》。

他说,那时他有了名,有人抱着钱找上门天天催着他的稿子,他就迷失了。在这个崇尚速度的时代,在巨大的欲望面前,他当了这个时代的俘虏。他感到一种和写《解密》时完全不一样感觉。《解密》那本书虽然只有20万字,他却写了11年。

11年才写完一本书,他说,那种感觉就像是坐船去伦敦。当那部作品写完的时候,他流泪了。他觉得那是他的全部青春、半部人生。他的人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逆袭、无数次的攀登、无数次的照亮。

那时候他就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天天新、日日变的时候,我要继续做一个不变的人,慢的人,旧的人;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名逐利的时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在一个角落寂寞地写作。”

他后来知道自己写作的初心变了,于是想回到从前,重新出发,就是像以前一样地坐船去伦敦。

4.蒋勋老师在《品味四讲》里说起过自己亲身体验的一次经历。台湾经济迅猛发展后,老百姓流行出国旅行。有个欧洲旅行团经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