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凌南浔看着过来的几人,本来还要佯装怒色,看到跟在后面的箫木然,眸中闪过一丝诧异,向前迎了上去:“萧少主近来身体可无恙?今日天气大好,一起去山下散散心,对身体也好。我让小厮多套一辆马车,赶到山下也需小半日光景,萧少主还是坐在马车里,免得颠簸。”

萧木然也不推搡,便往马后的车内走去,近小半年虽泡着药浴,毒性未蔓延,但是这个身子,若非以前日日练功,恐怕早就抵挡不住药性,现在每每泡完药浴,都要在小幽厅歇上一日。

云瑶紧随着后面的马车坐好,凌七七跟着大哥小哥骑马,车后跟着七八个小厮,一行人便往山下赶去。

往日下山时,凌七七和凌南云二人都是偷摸着下山,马骑的越快越好,今日倒是有不一样的心情,觉着自己身边景好人好,什么都好。连太阳照在身上,都暖的舒服。

一行人离锡来镇还有数里路,乞巧节热闹的气息就往外飘着。沿路好多附近的住户,拿着自己赶制编织的香囊蒲扇,灯笼对联的吆喝叫卖着,好不热闹。

一个箩筐一个摊位,摊位后面,五六岁光景的小娃娃,许是两人玩累了,早上又起了大早,弟弟靠着姐姐的肩膀,小脑袋迷瞪迷瞪的晃悠着。小丫头一手把玩着手里的灯笼,另一只手托着快睡着的弟弟,嚷嚷着似乎让娘亲拿箩筐将弟弟装起来。

一旁的老汉可不管谁家娃娃快睡着了,扯着嗓门大声呦喝着,香囊,好看的香囊,上好的艾叶哎——过来看一看来——

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隔着半丈远,许是还未到时辰,路上的行人倒是不多,老远的见凌南浔一行人过来,贩卖的人叫的更起劲了,看骑马驾车的,衣着鲜亮,气质不凡,定是哪家达官显贵带着自己的家眷来游玩,若能做笔生意,定能赚上不少。

不等凌七七他们靠近,商贩们便拿着手上的东西蜂拥上来。凌南浔在前面开路,小厮们排在两边,退了拥上来的人群,加急了速度往镇里赶。

凌七七早已看得花眼,今日真是热闹啊,恨不得现在就下了马,将下面的小玩意都收到手里。

刚进了镇里,凌南浔走过了街头李家的布庄,隔了几米远,又过了陈记特别好吃的包子铺,中间还有七七八八好几家吃食店,凌七七心里那个恨啊,每每进了镇里,这几家必去的店,就从她眼前过去了,大哥这哪里是逛街,这是赶街啊。

凌七七转头朝小哥挤个哭脸,凌南云也只能朝自己的妹妹努努嘴,安抚一下,却也只能乖乖跟在后面。

再往前数米,是锡来镇八卦最多的地方,樊来楼,有名的戏园子,里面形形色色,藏龙卧虎,什么样的人都有,凌七七每次来,一壶水一碟瓜子,一坐就是小半晌。那说书的,唱戏的,轮番着来,好不快活。三层楼的小独栋,往顶层那么一坐,听说书的惊堂木啪一响,陈先生那贯口一来,凌七七就觉着,这才是生活啊。

可现今,自己骑着马,听着陈先生高低有声,抑扬顿挫的评书,硬生生的也是过去了。忍不住的朝着凌南浔喊着:“大哥,你这是要去哪啊?不如去樊楼听会评书啊?”

凌南浔也不理会,依旧往前走:“我们既已到了锡来镇,自然要先去小伯那边坐会,万不可失了礼数。”

凌七七泄了气般坐回马上,小伯父的茶馆可在镇中心,四岔口的东路临街口处,坐北朝南,位置极好,就是太远了点。岔口处还有一条东西向的湖水,上面架着南北向的桥,乞巧节这样的日子,应该是这双鹿桥最为热闹,可那也是晚上的时候,现在,凌七七就想听会书,喝会茶。尝尝临街的包子糖人花生瓜子。

虽未到晚上,一路走来的主街,还有旁边大大小小的副路,都被灯笼彩段布的喜气洋洋,不少的文人墨客往墙上树上挂着对联灯谜,只等晚上一展文采,若能遇得心灵相通的有缘人,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