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蓝军邮 黄军邮 紫军邮(2 / 3)

重返1982 青普山河 3696 字 2022-01-09

土法炼钢过程非常简便,也因此导致质量难免会有点失控。”张本民道,“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外地不是搞得有声有色嘛,关键是要看魄力,没点儿闯劲是不行的。”

“嗯,俺觉得应该能搞!咱屏坝一穷二白,再没点闯劲还玩个屁!”宋广田一撸袖子,“如果胆子再大一点,咱们自己上个生产线,到时把生产出来的地条钢直接做出成品来,那不是能赚得更多?”

“不能太贪心!”张本民摆摆手道,“地条钢生产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但要搞成品钢材,对技术的要求就高了,要不生产出来的钢材一看就是残次品,就没法卖出去了,不是误工又误料?那可就亏大了!所以,就简简单单地弄个地条钢就行,省事又赚钱。”说完,他寻思了下,又道:“就是不知道吕建保会不会同意,毕竟有点小风险,万一县里追查下来,弄不好领导是要担责任的。”

“吕乡长整天被创收弄得焦头烂额,俺告诉你,只要有效益,他肯定会同意的!”

“效益肯定有,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见效。”

“那还犹豫个啥,搞起就是!被查到了又能咋样?反正不会是原则性错误,只能说是在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小问题而已,俺能代表吕乡长表态!”宋广田道,“说吧,都需要些啥?你尽管指示,还有,要准备多长时间?一个月应该够了吧?”

“你说啥?一个月?”张本民呵呵一笑,“一个月的时间,估计都能出炉好几批喽!”

“恁么快?不会是你空想的吧?”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告诉你吧,只要给俺一个星期,就能见分晓。”

“哦。”宋广田点点头,道:“场地搁哪儿?”

“就放在乡里闲置的窑厂里头,那里有围墙,而且空地也多,而且还隐蔽。”

“除去场地,大概需要投入多少?”

“几乎没啥投入,唯一值钱的就是感应炉,其他都不需要花啥大钱。”

“感应炉?”宋广田一皱眉,“啥家伙?”

“哦,就是熔化炉。”

“恁么说俺就明白了,搞些新名词俺可不懂。”

“行,俺知道了,不说专业名词就是。”张本民道,“只要熔化炉到位,其他就好办了,挖几排整齐的沟槽,再挖个冷水池就完事。”

“恁么样就行了?”宋广田有点不相信。

“对,就是恁么简单,要不俺咋说见效快呢,其实只要几天工夫就能办妥!”张本民笑道,“这两天俺就到邻市的钢材综合市场跑一趟,上次去过,好像看到有卖二手熔化炉的。”

宋广田没应声,有点出神。

“咋了,是不是觉出了有不妥的地方?”张本民忙问。

“不,不是。”宋广田摇摇头,“俺是觉得吧,这个项目是不是非要当成乡里自主搞的?如果不是,不如就按在你头上吧,算是乡里招商引资的咋样?”

“当然是可以的!”张本民道,“俺还求之不得呢,那样的话可能赚不少钱呢!”

“就是啊,俺就想让你多赚一些呢。”宋广田道:“不过有一点俺比较担心,以你个人名义搞的话,如果被查到了会咋样?”

“顶多就是没收货品,然后罚款。”

“哦,那也没多大事儿。”宋广田道,“刚刚俺琢磨着,还以为生产了劣质地条钢,到时引出一批不合格的钢材,最后再引起建筑质量不过关,那问题就大了。”

“那些个钢材生产厂商也不是傻子,知道啥样的货用在啥地方。”张本民道,“用地条钢生产出来的钢材成品,比如钢筋,厂商都会销往农村地区。因为一般村里盖房子顶多也就是两三层,不会是啥高楼大厦,所以那种钢筋用上去根本没问题,要不人家外地还会有恁么多地条钢小企业?”

“行!”宋广田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