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初露锋芒(1 / 2)

看到赵梓龙直接投进三分,对方持球推进。

刘伟面对赵梓龙想要持球打一个,但是面对防守挣脱不开,随后易建联过来挡拆,刘伟心领神会,高调给到挡拆后的易建联。

再次持球顺下,拿到两分。

这边发球给到朱芳雨,推进到了前场,给到了球场右侧的李楠,此时的梓龙快速的跑到了底角三分的位置要球。

李楠自然也是传给了他。

出手,球进!

如果有人看见目前赵梓龙的投篮的话,会想到之后的克莱汤姆森。

没错,一直以来,赵梓龙就是一印象中克莱的投篮进行训练的,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

这边王伟持球运起,面对赵梓龙的压迫强行抱球对抗,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向外跃起,高抛,打进。

毕竟是奥运会名单上的人。

这边还是赵梓龙推进,给到罚球线处的李楠。

接球点了一下,防守人员的注意起了一下,李楠只是运了一下就直接上篮得分。

再一个回合,易建联持球单打,这边的防守人员被无情碾压,其实以二人的差距,易建联甚至直接可以打到篮下。

不过他还是在篮框右侧起身跳投,面前的防守形同虚设。

球进。

这次李楠背对着防守人员,看见赵梓龙从中路顺下,,顺势传了过去。

起身上篮,不过,易建联起跳补防,赵梓龙在最后将球传了出去给到侧边位的队员。

无人盯防的空位,命中。

没有特别劲爆的隔人扣篮,或者说极其花哨的运球,毕竟几位运动员过几天还有比赛,不过防守强度还是比较大的。

大家更多地用中投得分。

最终得分打到了46:50.

友谊赛结束。

在2006年国青赛名单出现以前,赵梓龙一直在默默地训练,负重跑,变速跑,还有强化力量的训练。

到了球场上则是基础的运球从左右转换到连续胯下,再到借助器具的辅助运球来强化对于重心的高低变化。

很多人的误区在于横移,假动作,或者说转身这些才会是摆脱防守人员的办法。

其实一个重心的变化往往可以帮助你摆脱面前的纠缠,就像是哈登那样的球员,他的变相幅度一般都是比较小的,但就是很有效。

到了职业球场上,防守人员的注意力一般都比较集中,通过重心的起落,往往会使得对方有一个较大的反应。

比如停球后轻轻起一下但是脚没有起来,只是半弯着的身体迅速的起来,而且做出假动作,对方很可能会起跳。

这是无论是碰瓷或者说在他往下落的时候起跳都是不错的得分方式。

当然了,你永远晃不了一个不认真防守的球员,这样就找别的方法了。

2006年亚青赛的名单下来了,要求毕竟是在20周岁以下,赵梓龙爆炸的身体调整件自然是进入了集训名单,因为到时候需要完全封闭式的训练,所以这段时间,他终于回到了学校。

“哇,是赵梓龙。”数学老师看见了教室里面那个不常出现的学生倒是有些惊讶。

“老师,学生来上课有什么奇怪的吗?”毕竟前世是一个三十岁的孤僻男子,也没有像一般的小孩那样害羞。

这个中年女子提了一下眼睛,说道:“大家别看人家梓龙有时候不怎么上课,可是人家的功课是真的没拉下,上次大家模拟考试的试卷他考了120分,要知道,那份试卷里面全是解析几何,算是高中数学里面比较难的了。”

“什么?我天天学也就才考了100,好几道题我都直接做第一题,后面就放弃了。”

“我才80。”

听到大家的感慨,赵梓龙笑了,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