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找血(1 / 2)

陆舒和别列津,分别手持着ak12和野牛冲锋枪在前方行进,牢牢护住了身后的其他人,一行人就沿着来时清理过的路线,又回到了楼下。

来时是怎么来的,回去就是怎么回去的,只不过这次还带了一个伤员。

不过,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任他再牛的特种兵,再牛的战士,近战等闲人近不得身、远射能够百步穿杨,这已经是极限了,训练只能改变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可没办法改变人的运气。

运气要是太差,别说是让汉斯雇佣兵一颗震撼弹定住了身,有时候激战正酣一发炮弹过来,震得脚下不稳,躯干直接磕到哪根钢筋、哪块土砾上,也是能要命的。

相比之下,他们一路清理了十几间房屋,却只出现了一个伤员,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

当陆舒一行人回到楼下,那架i24已经悬停在半空中多时了,借着刚才那波机炮扫射的震慑力以及重重夜幕掩护,现在的降落可比最初空降时安全太多了。

<轰掉直升机的那种状况,也没有出其他的什么幺蛾子,待所有人顺利登机以后,彼得罗夫便将i24抬起,平稳而快速的向图尼丝边境飞去。

机舱里,所有人都被之前留守在飞上的那名大兵驱赶到了机舱一角,每个人的后背都贴着其他人的前胸,如同早班公交车上的乘客一般。

最靠近舱壁的那两位可谓是倒了血霉,一个个都被上百公斤的横向重量压在身上,无不感到胸闷气短。

不过作为外人,又是个精瘦的小个子,陆舒理所应当的和别列津这位指挥官一起享受了优待,都站在最前面,他们就要舒服很多了,只管靠到后面的人身上就行。

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只是那个叫卡尔宾斯基的大兵,要给伤员动手术了。

i24这种武装直升机,虽然在批量制造以后,大多数是交付给毛熊陆军航空兵使用的,但米里设计局依旧秉承了毛子空军“能用就行”、“能坐就行”的糙汉风格。

外加i24本身承担着兵员运送和对地支援两种战场职能,因此,相较于同时代同体形的外国空中运兵单位,他的乘坐舒适度,可谓是即为差劲。

所以……如果有人要在机舱里动手术,其他人也就只能这么将就站着。

因为只有这么站着,才能给躺着的人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

不过,也只是“较为舒适”罢了。

陆舒靠在身后的信号旗队员身上,看着脚下那位跪在地面上,背后紧靠着机舱座椅给伤员动手术的卡尔宾斯基。

眼看着卡尔宾斯基以一种极为别扭的姿势掀开了伤员身上的防弹衣,又用匕首划开伤员的西装,最后在伤员小腹部发现了一处血洞。

不解开西装还好,一解开西装,那个血洞就如同拔去塞子的香槟一般,鲜红的血液顿时喷了出来。

看到那枚手枪弹竟穿透了防弹衣,而且打的如此之深,陆舒心中虽然感到有些惊讶,但还在意料之中。

上次他穿着相同的轻质防弹衣,挨了几发扫到腰上的.45acp子弹,但整个人并无大碍,一是因为子弹只是擦着肋下射过,因此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二是因为相比较于西方常用的9帕弹,盎撒国家爱用的.45acp弹药,穿透防弹衣的能力要稍弱(如果是配备防弹插板的防弹衣,差别会更明显)。

对于无护甲目标,手枪弹口径越大,通常杀伤力就越高,对于有护甲目标,手枪弹速度越快,破甲能力就越强。

在冷战时期,联邦警告局曾经一度考虑采用10口径的手枪弹种作为制式弹药,即是所谓的“警告局配方”,当时史密斯维森和黑坑公司也为该弹设计过专用型手枪与冲锋枪。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联邦警告局还是选择了格洛克系列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