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名动朝野(1 / 2)

驼队众人拍拍屁股走了,可小孤城城外的狼藉,清理着实困难,但震慑效果比之京观确实强百倍。

来往胡商乖的不行,连大雪山上的食人部落都搬远远的,以至于都护府都考虑是否放弃小孤城据点,另设他处,准备保留此处说明力强劲的景观。

战争结束,丝路再次繁忙起来,小孤城作为南线必经之地,小孤城之战的始末和惨烈,随着各路客商的往来,在丝路沿线迅速蔓延。驼队众人的经历甚至被编成了童谣流传,

“忠义无双护佛宝,七进七出大马营,以少胜多红石崖,人屠血战小孤城。”

伴随着小孤城的战绩,加上驼队在都护府休整时,佛宝的巡展,以白京年为首的一众人很快成为坊间话本的传说。

白京年西域人屠的名号,在偶尔现身几次后,也被好事的市井之徒,给面儿的改为玉面人屠。喜欢往外窜的地虎,回来开心的汇报这一消息,众人看着老白憋青的脸很是欢乐。

一路上白京年一直在借助各种信息渠道,整合情报,分析自己的处境。

首先空间方面,穿越后,与原空间或者说原房间联系紧密,以至于有了空间储物功能,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联系越发的明显,表现在自己存取东西愈发自如,不复开始时的生涩,这与熟练无关,但这明显关系着老白自己是此间过客还是常住人口。

第二自身方面,力量明显增强,学习能力也明显增强,而且自己过去学习过的技能和知识都处在最优的状态。举例来说,就像多年前背的一个生涩的单词,背过后五秒钟和十几年的区别有多明显?

从记忆理论上来说,所有外部事物被人脑加工储存,都需要从瞬时记忆转换为短时记忆,再为长时记忆,所谓的回忆就是把已有的长时记忆提取为短时记忆,人脑就能清晰回忆。反而言之,所谓的遗忘也不是没有记忆,而是记忆提取不成功。

现在老白的状态就像是被脑域开发了一样,大部分信息可以较为清晰的提取,与普通人相比简直是质的区别。

当然,这也是正常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但老白本来在脑力智商这方面只能说是个普通人,这种天赋的变化,在意识层面,非常的明显和直观!

第三就是身处环境了,时间上很混乱,原剧中片头有交代年代为公元700年左右,应该是天授五年,但实际上却是麟德元年;按理说现在在位应是女帝武曌,但听长安来的客商讲,当今圣上是李治,武后虽然也很尊贵,与其一起上朝,并称二圣,还没有自立为帝。

“沙陀忠,你是哪里人?听说从小被官军收养?”

这沙陀忠的加入,还是因为小孤城带上的德大勇,因为左腿整个小腿没保住,又执意跟随白京年,都护府便派了一个随行医官沙陀忠,这是一个年轻的汉胡混血小伙子,人很勤快,对驼队众人都很尊敬,尤其是对白京年,很是敬畏,本来就内向,现在更是话都吓的说不出。

“我,我……”

“白大哥,别难为他了,在西域他这种情况很多的。”文珠心善,还以为老白误会沙陀忠的血统。其实老白在听到这个名字还有小和尚圆测的名字后,内心就有了很多的猜测了。

“圆测小师傅,尊师真的是三藏法师?”老白还是不死心。

“阿弥陀佛,白居士,正是如此,你已经问过四遍了。”

这好像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啊?(猜猜是莫斯?)

……无人关注的分割线……

长安城,太极殿,二圣临朝。

“启禀二圣,天威浩瀚,扫弭魍魉,我安西军已剿灭西突厥叛乱之敌,彻底消除突厥吐蕃合谋危机。我大唐天兵两路合击,歼敌主力于拓厥关,为保社稷报皇恩,争取有利战机,更有守将文天舒力战殉国,此战多有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之战例,我大唐兵势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