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头的人都知道,自从老佛爷去养心殿探望了万岁爷,老佛爷身边就多了一位王公公。
据说这位王公公本来是太医院的杏林国手,不知怎么想不开,非要到宫里当差。
老佛爷实在推辞不过,便口含天宪,亲自批了他火线入宫的条子。
据说那一日,三五个粗胖的武太监扶着王大夫前去敬事房的蚕室,王大夫有感天恩,感动的嚎啕声隔着三四个胡同都听得见。
这里就得说古代中华医学的高明之处了。
虽然受限于早熟的伦理观念,对于尸体解剖和外科手术开发不足,但只要是道德允许,中国古代的先人就能将事情办得漂亮。
净身就是如此。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奥斯曼人还因为阉割技术不过关要找黑人当太监,而中国的人畜阉割技术早在中古时期就已经十分成熟了。
《汉书·张安世传》颜师古注曰:“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需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很显然,古人已经有了很质朴的无菌观念。
身为医者,王大夫便受惠于此。
一住://42z
阉礼是李莲英李公公亲自督办的,据说是请的刀工最好的老太监。
下手稳准狠,只有一点点痛苦。
当年李莲英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太监,没有资格享受这般刀工。
今日亲自观礼,感觉胯下不知怎么回事又在隐隐作痛了。
按照规矩,进宫当了太监,得新取一个名字。
一般来说,这新名都要有所寓意。
比如说,前明天启年间的那位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就改过李进忠,魏忠贤两个名字。
一听就知道忠心耿耿。
所以王公公也得按例改个名字。
思来想去,能入宫做公公常伴在老佛爷身旁,这也是莫大的恩德了。
所以王公公自此改名为王承德。
老佛爷听了也很喜欢,说是听着就避暑,就是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大概是同治皇帝命不该绝吧。
就在王公公入宫后的第三日,同治大发了一场汗,热度终于退了下去。
再过了两个星期,便总算能在宫女的搀扶下下床走路了。
只不过,自从那场大病起,同治爷就再也没有临幸过一位妃子了。
阿鲁特氏也肉眼可见的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但不管怎么说,皇上的病好了,终归是件喜事。
然而,这时候老佛爷却又病倒了。
根据新上任的王公公判断,老佛爷病得很严重,这一病,起码要病六个月,在此期间见不得旁人。
至于病因嘛,据说是老佛爷担忧爱子的病体,茶不思,饭不想,一日在佛堂要念经九十九遍,这才累倒了。
不过虽然是累到了,老佛爷毕竟是老佛爷。
祖宗基业,天下万民,剿灭暴明的万钧重担全都系于她一肩。
就算是病了,这垂帘问政不可改。
只是将珠帘换成了锦缎帘子,外臣们彻底见不着老佛爷的姿容了。
朝堂权柄依然在老佛爷的手中,鬼子六党刚想蠢蠢欲动,便遭到了清流派与后党的迎头痛击。
冬暖阁。
时间进入五月,冬暖阁终于不用烧炭了。
满朝公卿挤在这个算不上宽敞的屋子里,面朝龙椅上的病秧子豆芽菜小皇帝,目光却都看着明黄色的蜀锦帘子。
大清国真正的最高掌权者从来就不是前头这个豆芽菜,而是帘子后面那个女人。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