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遥远的光刻机(1 / 4)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与日丽开展更深入的合作那是必须的,但是并不是现在。

所以方宁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详细的思路。

不过与左左贤太郎社长约好,两个月内,自己会带人参观日丽的半导体工厂和实验室,并详细洽谈寻找合作项目。

两个月的时间,对于这种大项目,根本连准备的时间都不够,所以左左贤太郎并没有想到方宁会在这两个月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晶圆专家队伍。

上午拜访尼康。

这同样是rb的一家科技巨头。

截至到2000年,尼康仍然霸占着光刻机领域第一的宝座。

但是仅仅五年之后的,尼康的市场地位就会被它在欧洲的对手给取代,并且从此再无望超越这个对手,除非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所以,2001年到2003年可以说是尼康在光刻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最后时间窗口,把握住,就能把第一的位置延续至少十年,把握不住,也就只能像佳能一样黯然的落幕。

不过这话也不太准确,至少佳能虽然跟不上第一梯队,但是人家是主动放弃在光刻机上的继续研发,靠着吃老本,卖那些不怎么先进制程的光刻机,前世至少又卖了二十多年。

反倒比重金投入但因为晚了一步,从而丢了市场的尼康要好上很多。

方宁此行,接待他的是尼康精机的副社长有艾良一,尼康总部没有人出面。

方宁当然清楚,至少在2001年,尼康的光刻机仍然牢牢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子,并且并没有认为到潜藏的危机,尼康精机的副社长接待,就已经给足了他面子。

双方客套过后,有艾良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不知道方宁君此行,是为了什么业务?”

在他对汉唐科技的认识里,这是一家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公司,刚刚涉足电子产品制造,但是并不涉及光学器件方面的需求,难道是要代理尼康相机在华夏的业务?

要知道,尼康相机在华夏年轻人里,有着很不错的口碑。

而汉唐旗下的,主要用户就是喜欢时尚的年轻人。

方宁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良一社长是否已经看到,尼康在光刻机领域,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果然,听了方宁的话,有艾良一的脸色立即就黑了下来。

至少,直到三年之后,尼康仍将以自己的光刻机引以为傲。

而现在方宁却说他们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这,简直是,恶毒的诅咒?

“我不明白方宁君在说什么。”

方宁笑笑,接着说道:“四年前的1997年,尼康被排除在米国的euv llc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定格了尼康光刻机的命运。”

听了方宁这句话,有艾良一反倒不那么生气了,反而微笑着问方宁道:

“看来方宁君对光刻机很有研究,但是方宁君应该是低估了我们尼康的研发实力。”

“没有错,欧米靠整整一个产业链来做的一台光刻机,在你们尼康,你们一家公司就全部可以搞定,所以我很钦佩尼康的研发实力。”

有艾良一仔细的咀嚼着方宁的这句话,没有听明白到底是褒是贬,有些不太满意的问道:

“方宁君话里好像还有话。”

“第一代光刻机,基本没有太大的技术门槛,做得了光学镜头的公司就可以设计生产。”

有艾良一自然对此非常的清楚,点了点头。

“直到十五年的第三代技术,门槛依旧不高。荷兰阿斯麦的一个30人的研发队伍,一年的时间就可以生产出来。”

听方宁提到了荷兰的阿斯麦,有艾良一微笑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