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国际化(1 / 4)

方宁望着谈笑晏晏的符光明道:

“很简单,一是国家对集成电路方面的政策支持,这个太宏观,所以我们起草了另一份报告,随后给您逞阅;

二是由国家层面牵头、企业参与,建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扶持优秀的企业进军集成电路产业;

三就具体了些,熊猫eda符司长应该知道吧,它需要接受国际化的灵丹妙药来为它续命,汉唐公司很愿意做这个引路人。”

听了方宁说的第三点,陆启山嘴角撇了撇道:

“熊猫可是咱们国家动用了17家科研单位、200多名专家,攻关了7年,才研发出来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da软件,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对eda的垄断。

你上下嘴皮子动一动,一句国际化,就要把这个果子拱手给西方送过去,我看你这是要犯路线错误吧?”

方宁也不生气,陆启山五十多岁,在通信产业干了一辈子,即便熊猫系统从出生的那天就被抛弃了,他骨子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也没有减弱半分,依旧把它视为珍宝。

符光明微微皱眉,却没有说话,方宁微笑着继续说道:

“1993年,我国发布我们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熊猫eda,然后立即,西方国家就放开了对我们eda的封锁。世界上第一大eda软件公司cadence,1994年春节还没过,就把产品发布会,开到了人民大会堂。

国际上其他eda软件紧随其后,快速进入华夏市场,于是低价而又更先进的西方eda工具很快就垄断了华夏市场,熊猫eda刚刚出生,直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从研发出来至现在已经将近8年了,国外eda早已经不知道更新换代了多少个版本,而我们的熊猫eda基本上还没有走进企业。

我想问一下,我们还把它当国宝一样捧在手心,意义在哪里?

不让它走进市场,接受一系列生产流程的验证,它就永远不可能成长壮大。”

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但是没办法,国外的软件既先进又便宜,就连我们国有的那些个集成电路企业也不愿意用熊猫,而政府强制手段又不太适用,也只能由着熊猫尘封在实验室里。

“你有什么想法?”

符光明试着问道,这件事关系太大,无论方宁有什么想法,他也只是听听,至于说满足他,那根本不可能。

“以熊猫eda技术为标的,投资入股汉唐拟成立的公司,然后让汉唐将它带出国门,引入国际一流eda企业的优秀人才,对它进行完善升级,然后参与到国际化产业生产。”

陆启山呵呵道,“第一,汉唐是私营企业,这样做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谁敢动这个念头?

第二,只要我们愿意,我国有充分的科研人才来对它进行改造升级,而把它的技术标准完全向世界公开,这一点绝对是不可行的。”

王之东插话道,“正是因为汉唐是私企,国际社会才可能放松对它的警惕,这个思路才有一丝丝操作的可行性。

如果是一家国企,你可以去硅谷试试看,甚至我们都招不来一个科研人员。

另外,据我们的调研,2001年初,整个华夏能称得上eda研发人员的,恐怕不足100个人,并且其中95还都是就职在那些国际化eda公司的洋人吧!

eda科研人员严重匮乏,谈何对它进行完善升级?”

陆启山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事实,还要再说话,方宁呵呵着打断他道:

“我只是提这么一个建议,也没准备立即就得到答复。不着急,三年之内,我这个建议随时有效。”

符光明听出了方宁话里有话,立即笑着追问道,“怎么着,难不成你准备单独进军eda市场?”

方宁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