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英才齐聚(1 / 3)

所以,研究国内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世界》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标志性存在。

不过这本杂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在某一期的封面上,爆粗口骂某企鹅。

骂的可痛快了。

五个字,可以说是骂出了当时所有互联网从业者甚至一部分用户的愤怒。

包括徐杨。

重生前,看到那五个字,心情一下子就畅快了许多,就像便秘良久之后忽然来了个一泻千里。

这么骂人,作为一家半官方的期刊杂志,肯定不合适。

但是,普罗大众喜欢听啊。

在被某企鹅欺负过的互联网人也喜欢听啊。

所以,《计算机世界》狠狠的火了一把。

徐杨也是那个时候了解到这本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很牛的杂质的。

没记错的话,是10年7月的事儿,距离现在还有六年半的时间。

而且,这一句有些失态的破口大骂,还真起作用了。

在这之前,某企鹅的作风妃常霸道,看到什么有潜力的新兴公司,二话不说就是一顿猛抄,行业内有个词就是专门形容某企鹅的作风的,叫“像素级复制”,比某易抄袭羚羊贴吧还狠,至少,人某易只抄了个ui设计,内核什么的还是某易自己的内核。

可某企鹅就不一样了,那真是恨不得把目标公司老板的底裤颜色都复制过来。

结果引起众怒,《计算机世界》打响了第一枪。

虽然只是一句粗口,但从此之后,人们骂某企鹅的时候都没有了顾虑,不像之前,所有人都受迫于某企鹅的庞大压力而不敢多嘴。

而某企鹅呢,看到这句粗口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作风确实有问题,于是,在发布了一篇不痛不痒的公告之后开始从战略层面进行调整,很少再进行像素级复制,转而进行投资,看到有潜力的企业,二话不说拎着一麻袋现金就冲过去了,而且只做投资,都不怎么掺和具体的管理和运营。

于是,短短几年内,互联网世界里诞生了一个庞大的企鹅帝国。

也算是因祸得福。

某企鹅投资的那些企业,因为没有过多的参与管理,基本上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更成为某企鹅帝国的一份子。

与之相反,某里的投资策略就要差点意思了,经常是投啥败啥。

当然,实打实的说,某里和某企鹅投资的那些企业中,其实都各有成败,具体数据不好统计,但某企鹅的投资成功率没想象的那么高,而某里的投资成功率也没想象的那么低。

只不过在几个比较引人注目的项目中,某里栽的跟头比较大而已。

但就算如此,某企鹅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被《计算机世界》骂醒了。

所以,这杂质看着没啥存在感,但分量是真不低。

不过他不懂技术,也就没硬凑上去找不自在,只是叮嘱王剑:“一定要招待好了,在不搞歪门邪道的前提下,按行规招待。”

这也算是破例了。

毕竟要是真按照羚羊科技的招待规则,这些媒体从业人员就别想什么红包不红包了,能有两瓶水一顿饭吃就很不错,至多把矿泉水换成果汁。

但现在,他发话了,那么这一批媒体人,就能享受到高级矿泉水和高级午餐的待遇。

这个高级,不只是说价格高,而是在羚羊科技的招待标准中提升几个等级。

在羚羊科技的招待规则中,公分七个规格。

最低级的就是两瓶水一个盒饭这种。

等级越高,吃喝越好。

再高,那就可以报销车马费,住宿甚至车辆和司机。

连住宿也是有等级的,不同的招待等级,分别会入驻普通商务间、四星级酒店、五星级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