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大步(1 / 3)

重生者做事儿,就是这么严谨!

说徐杨胆小也好。

说徐杨不愿意惹麻烦也罢。

反正,他就是这么做的。

毕竟有前车之鉴在那儿摆着,某米、某为、某企鹅、某里等等前辈的经历他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尤其是这些大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口碑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虽然其中多是水军带节奏的结果,但被抓出来的痛点和黑点也是真的。

比如说某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爱国这个话题确实是炒起来了,某为也真真切切的从中受益了,虽然任老板一直强调不让炒作这个话题,但在互联网上根本没用。

结果很明显,某为的生意中,但凡有一点跟国外企业沾边,就会被人嘲讽不够爱国。

虽然这种嘲讽对某为几乎没什么杀伤力,但也真真切切的影响到了某为在互联网上的口碑,那些没有多少辨识能力的网友被影响的最彻底。

如果任老板也是重生者,那么,估计也会更加谨慎的对待这个问题。

任老板不是重生者。

徐杨是。

所以,徐杨关注到了这一点,从羚羊科技开始就杜绝了舆论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

可以这么做。

但绝对不能这么说,更不能这么大肆宣传。

当然也不能像某想那样干脆做了买办。

做买办,在早些年确实也有好处,毕竟是公知横行的时代,做买办,不但难度低,收入高,还有大批大批的人在网上和线下齐声叫好。

但再往后……

十五年后的某想有多惨,上网瞅瞅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那脑残一样的决策,以某想的江湖地位和渠道、资源、能力,完全可以成长为一家超越某为的顶级企业。

但很可惜。

这个时候的国人还傻傻的把“科技无国界”这句话奉为圭臬,觉得甭管什么高科技,能租到买到就不用自己研发,所有权在谁手里都一样。

很夸张吗?

一点也不夸张。

别说民用企业了。

连军工这块也有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并且真真切切的付出了不少代价。

好在后边纠正的快,迅速从租买这块转向自己研发。

然后,军工嗖嗖嗖的冲了上去,不到二十年就在绝大部分领域追了上灯塔国,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

徐杨冲绳的时候,055服役八艘,在建两艘,航母003/004也相继入列,吨位十万以上,核动力电弹样样不缺,就连五代机也准备大规模上舰了,是歼20海。

最拉风的当然是轰20,那造型,那颜值,那载弹量,直接实现了反超,不光外表看着非常科幻,连特娘的各方面数据都跟科幻世界中走出来的一般,以至于老外们一直嚷嚷着国内这边一定是获得了外星科技。

反正吧,二十年后的开花结果,都建立在努力自研这个基础上的。

要是都像某想那样抱着能租就租,能买就买,就是不自研的态度去做事儿,二十年后怕是连发动机都买不到了。

隔壁的大毛子?

大毛子也不靠谱,感受到国内的强劲崛起之后,大毛子也深感不安,只是那个时候的大毛子除了干着急也没什么用了,连原本深以为傲的发动机也都被追上了,相反,大毛子还要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重点依靠国内。

大到国家是这样。

小到企业,也是这样。

互联网企业是这样。

实体企业还是这样。

不管是计算机硬软件,还是种猪种牛这些,必须做到最基本的自给自足,不然的话,一定会被人卡脖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徐杨给雷老板施加压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