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能者多劳(1 / 3)

嗯,说无敌有点夸张。

但确实非常非常有前途。

很有搞头。

最起码某里那什么音乐星星要靠谱的多。

某里那音乐星星简直跟闹着玩一样,请高某人去当董事长。

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姓高的是那块料吗?

不是。

他干不了那个活。

虽然姓高的在音乐方面确实有点才华,但人品首先就不敢恭维,再加上完全没有经商的经验和能力,能把音乐星星搞好才怪呢。

所以徐杨就一直想不明白,某里怎么会请姓高的去做那个董事长。

图姓高的人脉?

是,姓高的一家子人都很牛逼。

但要说权势,也就那样,毕竟一家人多是学者型人物,关系网也躲在学术圈内,跟某里不怎么搭边啊。

再说了,以当时某里的体量,用得着那那么大一个业务板块去讨好对方?

绝对不至于。

别说那个时候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某里。

就算03年的某里,也不至于那么的低三下四。

所以啊,徐杨估摸着,应该就是决策失误了。

本来想依靠高某人的人脉和音乐才华去吸引其他音乐人加盟。

结果,几乎没有人给面子。

据说啊,据说某里的音乐星星做事儿很霸道,说是邀请音乐人加盟,但完全就是一幅施舍人的态度,一幅给你面子才邀请你加盟的嘴脸。

有一次邀请一个资深的吉他手去音乐星星做事儿,很嚣张,说我们是某里的人,董事长是高某人,去了我们那儿就跟高某人是同事了,资源大大的有,还不赶紧签约,签字费好几万呢。

然而那些人并不知道,那位资深吉他手不但是个吉他手,更是一个很有名的编曲和作曲,创作了不少经典好歌,比高某人的更经典也更多,在音乐圈里的资历比高某人更高更深。

于是,消息传出去,某里的音乐星星就成了圈内圈外的笑话。

果不其然,没几年,某里花了那么多钱么搞的音乐星星就变成了一颗流星,一闪而逝。

所以说,做事儿啊,不只是要看布局,更要看执行能力。

某里的布局确实无可挑剔。

然而在执行层面,简直一塌糊涂。

或许本身就没想过要好好搞音乐,但选高某人做董事长,怎么看都是胡来。

徐杨当然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刘晓松虽然也带松,但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商业经营,刚毕业就开始创业,开始做投资,虽然跟雷俊那样的天才没得比,但战绩一直可圈可点。

而且本身也做音乐业务,甚至是最拿手的业务,创建的a8一直到徐杨重生前都还活着,比某里和某企鹅收购的一些企业都长寿。

所以,徐杨倒是不担心刘晓松会变成第二个高某人。

何况,他可不是杭城马。

他会一直盯着老刘。

直到相关业务业务走上正轨。

不,就算相关业务走上正轨之后,他也会关注。

毕竟,这是他的事业。

跟大小马那些人不一样,他自个儿一直会是公司里的最大股东,任何一项业务的失败,都是从他口袋里抢钱。

而大小马他们,怎么说呢,虽然投票权还在,依然能做主,但在公司内的所占的股份已经很少了,除了还挂着一个创始人的名头外,几乎等同于高级打工仔,赚回来的钱,有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别人的钱包里。

这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小马还好,心态比较平和,只想着做事业,看上去对钱不怎么看重。

但大马就很不甘心,要不然也不会某出来个小蚂蚁自立门户。

小蚂蚁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