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我不想理你,并扣下了信使(1 / 2)

在西汉那会,郡国多,自然是有兵的。看其地形,有轻车、骑士、材官、楼船等兵。由尉佐郡守于秋后讲肄都试。其戍边之责,亦由全国人民公任之。

在法律上,人人有戍边三日之责,是为“卒更”。汉武帝以后,用兵多了,因为免得骚动平民,于是多用“谪发”。

而国土既大,人人戍边三日,亦事不可行。于是有出钱三百入官,由官给已去的人,叫他留戍一年的谓之“过更”。

其穷人愿意得雇钱,依次当去的人,出钱给他,使他留戍,每月二千个钱,则谓之“践更”。

这便是兵饷了,只不过不是朝廷出钱。

到了汉光武刘秀的时候,开始大范围罢免郡国都尉,并职太守。于是民兵制度就此扑街,变成了更为专业的征召募兵。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大军是怎么来的,募兵征召得来的!

一个小小的壶关县,刘玄也没想募多少兵,三百五百的都行,聊胜于无吗。

刘玄这次到了壶关县,可就不想挪窝了。是奔着正儿八经过日子来的。所以一些事情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做了。

比如伤残士兵的安置问题!

行军作战,难免有伤残老兵。而刘玄的大军因为有刘玄教授的外科缝合手术,所以活下来的伤兵非常多。其中伤残的自然不会少了。

这些天,王彧被刘玄丢到县城忙活内政,他自己可也没闲着。一边侦探地形,在各处山间小道上派遣军队修筑关卡驻防,一边对那些伤残老兵进行安置。

那些伤残老兵多是断手断脚,让他们自力更生肯定是不行的。而让他们继续在军中待着,一方面是影响大军战斗力,一方面也未必就是对他们好。

至少作战的时候,刀枪无眼,敌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残疾。死掉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刘玄本来是想寻摸一块土地,然后拨给他们耕种,给他们按上假肢、娶上婆娘,再给些耕牛之类的。

这样一来,就算他们生活有所不便,至少能活下去。

可是刘玄骑着马绕着壶关这个壶形的地区跑了两圈,才悲哀的发现,这个壶关县地处两个山脉的包围夹击之间,全县境内山地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4.5。是个彻头彻尾的贫困县!

不但如此,壶关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质类型以奥陶纪石灰岩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平均海拔为1252米。

有三条大河在壶关县汇合,流经县城之后通过地势险要的山间峡谷流出去。再加上另有五条小一些的河流。所以壶关县可用的耕地真心是少的可怜。

除非刘玄一刀把那些当地的大户都给砍了,不然安置伤残老兵的土地,只怕是搞不出来的。就算是向天要土地,开荒都不行。因为一两年之间开荒的土地很难有一个好收成。

这确实困扰到了刘玄,国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执著感。刘玄这个后世人都如此,更别提大汉人。土地就是命根子!

没有土地、没有房子,那是居无定所的流氓!再进一步就是流寇。

正经人家的姑娘哪个愿意嫁过来?

如果刘玄像其他诸侯一样心狠,倒是可以直接将那些伤残老兵踹出去,不但不给安置,连一个铜板的遣散费都不给。让这些残疾的士兵自寻活路,乞讨为生。

但刘玄的狠是对敌人,对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兵,他做不到。所以他很苦恼。

而就在这个时候,於夫罗和张扬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打过来了!于是刘玄就更苦恼了!

於夫罗和张扬都不是傻子,他们的作战意图很明确。首先主力攻打上党郡城长子县。然后分兵攻打抢劫各处村庄、县城。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党郡的太守反应很快,立刻派人给各个县城送信。让他们立刻征召青壮,一起弄死这帮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