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 / 2)

昔夏牵着马过了正阳街,才敢翻身上马,到了南城门外时,往城外走的穿着儒服的学子,多是有些垂头丧气状,应该都是些石落孙山的,那些中了的,即便是家中再穷,也会伍同同窗上酒馆或小肆上聚上一聚。

昔夏轻轻的摇了摇头,小心策马从他们身边经过,直到走出四五里地,人少起来了,才敢让马飞奔起来。

昔夏骑的黑马神骏异常,不过半个时辰,便奔出了几十里地,路过余庆村村口的茶棚前,前面三匹不疾不徐的枣红马颇为显眼,马上两个身着衙差服的年轻人和一个人三十上下,玉冠束发,穿着广袖锦袍,作书生打扮的儒生,昔夏认得其人,便是县台大人的幕僚,梁丛丘。

昔夏知此人善谋,不知何故,中举后便不再参考,而且跟了如今的县台大人做了幕僚,这人与新任府台梅大人颇有些渊源,是师兄弟,都曾师从名儒何汀洲。

三匹马的脖颈上都系着一条红丝带,明显是去报喜的,昔夏猜测,应该是与自己一样,往自家庄子去的,毕竟,若非头名,也动用不到这梁丛丘。

虽说识得,但昔夏也不便上前打招呼,于是催马从几人左则急驰而过。

昔夏回到罗家湾,并不急着去王家,而是先回了庄子。

孟无忧尚在午休,守在外头的宜春看到有些风风火火的昔夏,便有些傻眼了,眼睁睁的看着她挑开了帘子进了孟无忧的房里也没反应过来。

孟无忧倒是醒了,睁着有些迷登登的眼看着昔夏。昔夏也顾不上别的什么了,径直道:

“小姐,这王文宇竟中了头名。”

孟无忧闻言一下子坐了起来:

“头名?”

昔夏看着孟无忧的样子,不由抿嘴笑:

“如假包换,报喜的差人也应该快到了,梁先生也在其中。”

孟无忧把脚垂到床边,一边准备穿鞋一边对跟着昔夏进屋的宜春道:

“赶紧让宜夏准备几个上等封红,去帐房装一匣子的铜钱,另着人去学堂里和先生先报个喜,咱们这会先到王文宇家去,去沾沾喜气。”

宜春最爱热闹,闻言便乐了起来,也边应边往外奔:

“我去我去。”

王父王母因着文林兄弟俩去了看榜,正是心里忐忐忑忑,也不如往常下地了,孟无忧一行到王家时,他们正在院子里心不在焉的剥着青毛豆子。

孟无忧偶尔也到租户家里窜窜门,虽极少久坐,但与各家也算是脸熟,王父王母见着她时,有些惊喜。

孟无忧笑得一脸灿烂:

“王家叔叔婶子,恭喜恭喜!”

王父王母有些不明就里:

“小姐这话……”

孟无忧笑着看昔夏,王父这才有些后知后觉的道:

“昔夏姑娘不是到县里去了么?怎么……”

昔夏笑:

“我可是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给你们报喜了,你们家二少爷中了。”

王母手里还瑞着一蓝子的青豆,闻言差点撒了手,幸好一旁的宜春手快接住了,往王母手中压了压,王母下意识的端住篮子,有些茫然道:

“中了?真的?”

王父倒还算镇定一些,搓着手:

“这就好,这就好!”

孟无忧扭头看昔夏,微笑。

昔夏也笑:

“好的还在后头呢,中的还是头名。”

王父这下倒有些端不住了,王母手上半篮子的青毛豆终于还是翻在了地上尤自不觉。

庆春哎哟一声,忙上前去收拾。

一阵忙乱后,孟无忧才道:

“王叔,婶子,这是你们家的大好事,也是庄子里的大好事,一会衙门里报喜的也该到了,庄子里的,附近村子里的,来沾喜气的看热闹的人,肯定也是不少,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