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觐见(1 / 2)

天启六年润六月十三日

今日乃是上朝的日子,天启在朝会上自从上次他想提高商税到十取一被所有朝臣反对后,已经对大小之事基本不开口,只是让内阁阁老来决定如何处置。

天启也想明白了,这些当官的只要涉及到官员的利益,他们都是一伙的。

朝会散朝之后他又将阁老和户部尚书李起元、工部尚书董可威留了下来,今日他有件重要之事要与诸位阁臣商议。

乾清宫内,天启先给诸位大人赐座。之后天启先开口说道:“朕打算在秦皇岛建一码头。一则可利用此码头接送辽民之山东登莱等地,二则可就地安置一些辽民,在此地捕鱼。想问下李阁老和董阁老,此事最快何时能办好?”

户部尚书李起元面有难色,起身回答道:“近年以来灾害频繁,陕西已有三年未收足赋税。山西河南等地也遭受蝗灾,顺天府上个月刚有地震。今年户部可能还需……还需内廷接济一些银子。”

天启此时脸色非常难看,问道:“前两个月不是准备开矿了么,现在如何了?”

开矿为工部所管,内阁阁老工部尚书董可威起身说道:“现在工部刚探查完了顺天府、山西、河南等地,共勘察出煤、铁矿数处。但要收税的话,恐要到明年。”

天启皱着眉头,问起了孙承宗:“孙师,现下东江每年需耗本色折色为多少?”

孙传庭起身回答道:“东江每年需供本色粮八万六千余石,折色银四十三万三千余两。军械、军备等物,由东江本地工坊生产。”

天启又转头问户部尚书李起元:“东江每年所需本色粮是否都是湖广送派?”

李起元点了点头:“正是湖广所出。”

天启点了下头:“朕在江南开了数家皇店,这些皇店都有商船本是用来装载内廷做的货物。现今商船买的多了些,朕想为朝廷计可以将东江每年的本色和折色由内廷来运送吧。户部只需要将本色和折色运送到应天交割给内廷,由内廷直接将东江所需发送过去。”

李起元这时开口道:“陛下,您这皇店开的实在是有点多了啊。这与民争利,有碍陛下圣誉啊。”

天启呵呵一笑说:“李大人这句话就不对了。朕的皇店现在所出售之物如浴缸、马桶、香皂、卷烟,不知是与哪些商家争利了?”

天启看李起元说不出话了,接着说道:“朕是这样打算的皇店开的越多,那在朝廷运力有限之时,也能帮着朝廷做一些运送的活。既能解朝廷一时之难,更能减少朝廷的用度。诸位阁老以为如何?”

诸人心里明白陛下是想让内廷吃下这块东江每年的粮饷,这未免也太龌龊了要知道向来军队粮饷一直是由户部、兵部把控,虽然东江这块肉不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即便阁老们不拿这块,下面的人拿了也会乖乖把自己那份交给自己。

天启说完马上又接着对李起元说道:“秦皇岛码头的事情,由朕来想办法。但东江每年的本色和折色必须要由内廷来负责运输!”

李起元瞥了孙承宗一眼,希望他出来反对。

孙承宗刚想说话,天启马上就站起来走到孙承宗面前,抓住老人两只手说道:“秦皇岛码头至关重要,不但能尽快运送辽民撤往山东等地更能在山海关被建虏攻打之时,迅速将登莱之兵、东江之兵运送至山海关。”

孙承宗想如果再出言反对,恐怕就是要和陛下翻脸了。为了东江这点蝇头小利,并不值得如此,况且孙承宗本人还是较为清廉。所以叹了口气说道:“那就依陛下所言。但陛下定要保证每年都需及时送至。”

李起元见孙承宗已经答应,也点头说道:“老臣也没意见。”

和几位阁老折腾了半天,付出了由内廷建造秦皇岛码头的代价,天启终于从狼嘴里抢到了第一块肉。

天启又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