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孙承宗、我要拿一人祭旗(1 / 2)

当然了,这朝堂之上,也不是全都站在商人的利益上。

还是有不少乃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大名的能臣。

这些人其实早已经对当年由周延儒、王永光、温体仁等人定下来的三响产生不满。

也知道百姓肯定是没有那个能力来支撑三响,可是那时候的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却又亲信周延儒等人。

这朝堂上的官员,时长少了谁谁谁,有多了谁谁谁。

他们能够明哲保身,站在这朝堂之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那里还能做什么其他的事情?

而现在。

真正清明的政令出现了,他们自然是十分维护。

按照崇祯皇帝给出的商税章程,开始于崇祯四年对大明天下商人进行征收商税。

面对朝堂上没有大臣愿意站出来为那些个商人说话,而反倒是还有不少大臣已经撸起袖子加油干。

都想要学习一下孙承宗、骆养性、洪承畴和孙传庭,再加上一个袁崇焕和满桂。

这六个人已经隐隐被崇祯皇帝给当做是中兴六臣子了。

每一次早朝的时候,崇祯皇帝必然会把这六个人的奏折拿出来说道说道。

比如孙传庭在三边之地的所作所为,对于晋商投敌卖国、对于张家口已经成为了投敌卖国的关口,成为了一个身在紫禁城之后的关口。

这种事情,当真是让很多人都不可思议。

而崇祯皇帝拿这件事情说事儿,也是变相地堵住了很多人的口。

大明对商人太好了。

以至于现在的大明商人已经忘记了,是谁给他们的这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行商。

当真是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

利益熏心来形容现在的大明商人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是时候把这些钱财用出去了。”

国师府的东院,整个院子里面摆放着成山一样的钱财。

站在这钱山的面前。

江枫对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钱财,也是第一次知道,其实大明现在有钱的人多的是。

以前总以为大明很穷,并没有钱财。

原来,是他看错了。

“国师想要怎么用?”

江枫回道:“现在的百姓缺少的就是过冬的粮食,所以这些钱财自然是购买粮食,然后分发给那些穷苦的百姓。”

崇祯皇帝点点头,却又听到江枫继续说道:“这一次,我准备亲自出面,带着人去各地购买粮食,然后又一个一个分发下去。

派遣他人去做这件事情,我并不太放心,一旦像是饷银或者是赈灾之银一样层层剥夺下去,最后到那些百姓手中的粮食,估计也就一口。”

此话说的让崇祯皇帝多少有一些羞愧。

因为以前赈灾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做的,内阁呈上来折子,请求赈灾。

他便直接下令,让户部拨款放粮。

至于赈灾的结果如何,只要是折子上没有了关于灾情的内容,而大臣们也都说天下一片大好。

那便是没了灾情。

谁知道,这竟然不过是那些个乱臣贼子对他这个帝王的欺骗。

对于周延儒那些人,崇祯皇帝到现在都没有忘记他们。

“如此,那就要劳烦国师了。”

崇祯皇帝自己是走不开的,不然他肯定也想要亲自出面,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好机会。

不过,他现在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件事情。

而且把这件事情交给大明国师去做,也并不是坏事,他不担心国师会功高盖主。

对方当年脚踏金龙而降世,便是最好的证明。

江枫带着钱财从京津冀开始,一路收买粮食,一边收买,却又一边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