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1 / 2)

弘道四年夏。

经过了今年的播种,天后娘娘从蓬莱仙岛带回来的高产农物,终于惠及到了百姓。

在弘道元年的时候,大唐的贵勋和世家之人,就已经尝到了高产农物的味道。

红薯的香甜可口,土豆的绵绵不绝,玉米的糯甜清香,大米的饱满劲道等等。

在这高产农物之中。

最高产的还是当属红薯,只需要扦插就可以种植,实在是上上选的高产农物了。

而且不管是什么样的土地,都能够有一些收成。

除非是特别干旱的地方,收成不好之外,其他的土地都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收成。

而粮食的产量提升起来,大唐的百姓也不会饿肚子之后。

人口的增长也加快了不少。

毕竟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家中的人口多,才能够慢慢形成一个家族。

为何那些世家能够屹立在大唐的上层而不倾倒,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人多的情况下。

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顶尖的大才,带着家族慢慢地走下去。

家族需要这样的人来光耀门楣,提升名气,保证家族在上层的地位。

而这些家族产生的人才,也需要家族这个名声作为基石和靠山。

这样的约定成俗之下。

也就有了世家门阀这个概念了。

对于武后来说,世家门阀永远是她的敌人,是她想要完全掌控整个大唐的敌人。

为何要这么说。

就好比武后现在手中拿着的奏折,乃是关于清河崔家的一位世子,在今年带着清河一代的百姓完成了大丰收。

此世子叫做崔道辑,乃是清河崔家的一支,属于崔家三房的人。

而为崔道辑邀功的人,乃是吏部属官,出身于寒门,经过了科考才成为了七品官员。

后来慢慢提升,这才成为了吏部一侍郎。

结果现在却为一个崔家的世子邀功,给一个无官职在身,为科举考试的崔家世子写奏折。

寒门弟子想要科考为官,有多难。

武后心中是清楚的,当初就是为了削弱这些世家对于朝堂和地方的把控。

便大力推举科举考试,从中选拔了不少寒门的弟子。

然而,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个倒向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也不是最后一个。

武后提笔写了一个阅字。

对于这些人,她顶多就是给赏赐,从不会给官职。

想要为官,那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考不上,那就是能力不行,能力不行,怎么能够成为大唐的官员,成为国家的大才?

如若真的赏了官职。

这便是自己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给毁了。

批改了差不多的奏折之后。

武后带着上官婉儿来到了白玉京,见到了正坐在下棋的太平公主和江枫。

“母后来了!”

太平公主见到武后,连忙上前,抱着武后的手臂。

“你这是又要输了啊?”武后笑着问道。

她上一次来的时候,太平公主可不是这般样子,那认真的态度,让武后都诧异了。

后来才知道,太平公主好不容易要赢了江枫。

这一次,心不在焉的样子,一看就是马上要输了。

“哎呀,母后,我,我最开始就走错了一步嘛,我想要撤回去,大郎就是不让,说是落子无悔。”

太平公主嘟着嘴,看起来是生气,其实不过是夫妻之间的小游戏罢了。

见到太平公主如此这般小女儿姿态。

武后眼中都是宠溺。

太平公主能够嫁给江枫,当真是天作之合,连她都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