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巨量供货(2 / 2)

,暂时挪用到制造水力丝绸机上,要耽误蒸汽机和铁路到来的时间。

若是退。

徐奕就离着真相越来越远了,不知道徐淮要干什么,则是把自己摆在未知的恐惧里,终究要惶惶不可终日。

徐奕现在思来想去,还是准备先增产一半水利器械。

现在徐奕做的医疗业,银行业,教育业这些事情,大概都是一半赔钱,一半赚钱。

也就从徐淮这里,得来的一些卖布匹丝绸的银子,让徐奕的手头宽裕了不少。

徐奕用于开发炼钢技术的资金,也是大部分来自徐淮购买的丝绸。

所以接下来,徐奕的计划,分成了两步。

徐奕用现在的产能,每个月可以从徐淮那里获得20万两,扣除成本后,徐奕的净利润为13万两。

而徐奕目前的丝织品,在徐家收购的份额里,绝对不超过40。

徐奕想的是,如果可以加大产量,超量供给徐淮。

因为徐奕这边的成本低,再加上徐奕把松江府市场上,几年的丝织品原料抢购一空。

徐淮想要自己生产丝绸,必然会从外省调来原料。

那样,徐奕送上门的低价产品,必然会挤压徐淮手中的自产丝织品。

等到徐奕的工业丝织品的比例逐渐扩大,让徐淮手中的自产数量减少,让他的织坊庄子自产的份额减少。

因为徐奕之前制造了原料短缺,所以徐淮的织坊庄子因为原料高昂的价格,必定会停工停产,放弃自产这条路。

接下来,织坊的工人因为无活可干,不想饿死的话,只能就地解散纺织庄子。

徐淮肯定不会白白的让这些庄子就地解散,所以会先把这些庄子全部出售出去。

到时候,徐淮在徐奕这里进货的比例,可以从40升到90,这样一来。

徐淮可是省了大钱了,每个月至少多赚十万两银子。

但是,问题也来了。

如果徐奕给他断供,那徐淮想再把纺织庄子买回来,那可就不容易了。

东西进了徐奕的口袋,可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

计划如果到这一步,徐淮进入了徐奕的圈套,不说彻底无计可施,

那也是被徐奕捆绑上了工业化生产。

想要再继续生产,也就得和徐奕将“黑洞”的秘密全盘托出,这样两家达成合作,徐奕也才能知道“产能黑洞”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计划是这么计划的,可是徐淮又会怎么应对这个计划,徐奕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目前,徐奕这一步走的还是十分稳妥的。

徐淮需要过剩的产能,徐奕需要人来消耗过剩的产能。

既然第一步大家是双赢,那大家就没有反对的道理。

至于反目成仇,那也得以后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