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破常规的思路(1 / 2)

“也就是说现在的成品电影已经有150部了是吗。”陈洋认真问道。

“没错老板,是最少有150部。”大胡子亚兰德导演纠正道。

“全是特效大片?”陈洋头上冒出了问号?

亚兰德稍微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如果3d也算特效的话……老板,你知道的,我们拍摄的哪怕是言情片里的某些细节,都是用了特效的,但是那算是特效大片吗?”

侧重点不同,观众看的东西也不同,比如爱情电影,大家看的是故事,当然如果也能用上特效的话,当然是锦上添花最好不过了。

只不过电影市场上还没有哪个公司敢像初代的电影团队这么奢侈,连爱情片都用上特效了,比如纷飞的花瓣,旋转的星空,唯美的夕阳等等。

陈洋犹豫道,“这些……应该不算吧。”

毕竟,以他们的技术条件,所谓的特效不过是顺手为之,根本就不烧钱。

“那如果是纯粹的科幻魔幻奇幻类,还有枪战谍战运动类电影的话,熟练大概是三分之二吧,也就是100部左右。”

“还有这么多?”

产量大也有产量大的难处,陈洋现在就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并不是电影多产生的效益就一定强,市场是有一定的容量的,你无限制将电影放上市场的话,原本属于自己的利润空间会被自己另外的电影给压榨了。

这是什么说法?

我打我自己?

陈洋苦笑着摇摇头,将这些电影慢慢放上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同一时期内,也只能上映最优秀的大片,观众的腰包是有限的。

很简单的边际效益问题。

虽然他不是盯着观众的腰包去的,但是观众不掏腰包,就不会去看他的电影,看不到他的电影,就会影响他的计划。

所以不是有大佬说过吗,做一项事业不要盯着赚钱去,而是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去的,因为当目标实现的时候,钱自然就赚到了,这只是一个附加的好处罢了。

“所以说,产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只有两个方法了,要么就彻底轰炸观众的审美观,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彻底打压下去,要么就缓缓放出电影,让利益最大化?”

陈洋自言自语。

那么问题就来了,电影团队的拍摄速度还是这么快这么有效率的话,应该怎么办?

别人都会因为拍摄大片的时间过长,成本过高而望而却步,他却因为太高的产量而发愁,如果让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的制作人投资人知道,怕不会直接锤烂他的头。

身在福中不知!

陈洋将问题抛给了管家一号,“博啊,你怎么看?”

他反问道,“我们跟别人相比,优势是什么?”

陈洋也不生气,老板虽然应该有架子,但是如果意识问题错了,也要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他不假思索得回答,“快啊!我们拍摄的速度远超其他人,而且成本低,质量高!”

这几个优势几乎就是致命的优势了,谁有这种优势不能在一个领域获得不错的成就?

管家一号继续说道,“那么之前人们的习惯是根据他们养成的咯?”

陈洋有点明白过来了,他确实是以惯性思维在思考,没有破冰的意思。

想想以前看大片的时候,他巴不得那些好看的大片能多一些,一部两部的根本就看不过瘾,但是奈何限于拍摄技术和特效处理时间的问题,一部高质量的特效大片没个一年两年的,根本就出不来,所以就只能等待,也让他觉得一年才小几部大片是挺正常的。

如果,世面上真的能做到一个月,两星期,甚至一星期就可能上映一部大片,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