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换一双眼睛(1 / 2)

哈哈,看到你发来的里多夫做的小盒子的内部结构,我总觉得有那么一些熟悉。

这东西的结构就和老式的自动跟踪导弹原理差不多,我知道里多夫是怎么想的了。

言归正传,人眼对于亮度的分辨能力是很弱的。

弗兰克教授担心梁实诚没有搞懂思路,继续解说着

作为色盲的其他动物,在无法用颜色区分物体的情况下,也就是黑白视觉。

但他们的眼睛比我们有时候还好用,动物是靠亮度差来分辨物体。

这一点尤其反应在夜晚,人的夜视能力是很弱的。

实际上晚上并不是没有光,多少还是会泄露一些夜光,虽然都是一片漆黑。

但很多动物眼中能看到非常黑的黑,极度的黑,稍微的黑,比较白的黑等等。

不同的地方黑的程度不完全一样,它们可以清晰地分辨,也就有了所谓夜视能力。

但人眼能看到的黑的程度有限,于是就把稍微黑和非常黑搞混淆分不清。

亮度或者是暗度其实是单位面积通过了多少光子,理论上从白到黑可以无限地细分。

梁实诚虽然对于生物不太了解,但因为接触过摄影,对人眼分辨亮度的缺陷还是有些了解,并跟上了一句。

嗯,所以那些高动态范围的相机,也就是能更细分亮度级别的相机,无需增大曝光,对着黑夜拍出来后,调一下伽马曲线就可以看到一张清晰的相片。

弗兰克教授没有听懂梁实诚在说什么,于是摇了摇头,并笑了笑,对于他这样一个以扫厕所为生的教授而言,很多概念都是明白的,但把专业用词给忘得差不多了。

然后弗兰克教授继续补充着,作为主动解答问题的一方,他显然更注意通俗易懂这件事。

我们因为对于亮度的不敏感,造成了夜视能力极差以外,实际上影响同样在白天也存在,

只不过因为白天丰富的色彩弥补了这个短板。

回答我一个问题,在一个晴朗的白天。

太阳,天空,云彩,以及地面上暴露在阳光下的物体,比如大卡车,他们之间的亮度关系是怎么样的。

梁实诚立刻做出了回答,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用眼睛看起来都是差不多,都很亮。我明白你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这样对吧。

弗兰克教授详细解说起来,

没错,你要记住,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光源一定是比其他物体亮得多得多的。

比如我举一个例子。

你那边应该是晚上吧,你对着玻璃看一下,窗户玻璃反射的房间的画面是不是非常黑,但是玻璃中的灯却是很亮的,几乎就和房间里真实的灯差不多?

梁实诚按照吩咐照做,但其实这一点他平时就已经注意到,尤其是在汽车内玩手机的时候,

的确是这样。

弗兰克教授很快就接上之前的话题,

实际上你在窗户里看到反射出来的房间,某种情况下更真实。

透明玻璃窗户的反射率很低,大概能削弱几十倍,相当于一面降低亮度的镜子,因此房间里大部分物体,在窗户里看到的就比较黑了。

但唯独灯光不一样,灯光的真实亮度很高,被削弱了几十倍,在我们眼中依然很亮。

那问题就来了,你仔细注意下玻璃中的灯和房间里的灯,它们差距大吗?好像没有十几倍的差距吧。

那就是因为人眼所看到的图像是ps后的,它会把过亮的地方变暗,把暗的地方稍微变亮,

让我们感受不到真实的亮度差距。

你直接看到的房间里无论是灯还是物体都是差不多亮,但这是比较假的。

真实情况更贴近于玻璃中所看到的,光源非常亮,被照亮的物体比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