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登顶者王骜(3 / 4)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165 字 3个月前

的小男孩,一把拽下风筝线,令那飞得快活的蝴蝶风筝,重重坠落在地,活灵活现,变作尸体。

男孩回过头来,一张很是精致贵气的小脸,很有几分阴沉。

侍女的心脏骤然一跳,竟不敢言语。

眼前这个八岁的小男孩,正是当今朔方伯之嫡孙、已故鲍仲清之遗子,鲍氏一族众星捧月的贵公子,鲍家小少爷——鲍玄镜。

他天生道脉,早慧非常,私塾的先生,根本教不了他。朔方伯请了八个饱学的西席,轮番给他上课,一天八节课,每节课半个时辰。没几天就把西席都掏空,很快就要换先生!

因为鲍玄镜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不耐烦只字片句,要每位先生只讲重点,所有的细节,他可以自己在脑海里弥补。所以哪怕学富五车,在鲍小少爷面前,也只能车水马龙。

在修行上更是不必多说,鲍氏家传最复杂的九天风雷阵,他轻松就掌握,五岁的时候就凭此奠基,正式“游脉”。

也就是周天境需要一定的阅历,来凝聚周天意象,他才暂时搁置。

但一身拳脚功夫,已是等闲师傅教不得。现在都是朔方伯亲自带他。朔方伯忙于军务的时候,昌华伯、英勇伯也来。

时人都称为“小冠军”,期许他是第二个重玄遵。迟早勇冠三军,风华临淄。

鲍家的小少爷,不仅天资好,心性也好。知书达礼温文恭谦。才八岁就有不少贵族想来许亲,红绳一个劲儿地往他脚脖子上套,都被伯爷以年少回绝。

今天这样阴沉模样,倒是从未出现过。

至少这名侍女从未见过,故一时惊在那里。

鲍玄镜自知失态,忽而一笑:“小秋姐姐,帮我捡一下风筝——我想起今天的书还没有看完,不能耍了。”

这个笑容解冻了院落,侍女松了一口气,低头礼道:“少爷去吧,这里奴婢来收拾。”

很多人都知道,鲍仲清的遗孀苗玉枝,很崇拜太虚阁的姜阁老。

凡姜阁老读过的书,都要买回来给鲍玄镜读,说是“见贤思齐”。

鲍玄镜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跟姜阁老很有缘分,见旁人都不理,见姜阁老就笑。

最近小少爷在读《史刀凿海》,那堆起来如城墙般的大部头,叫人望而生畏。

小少爷倒是读得很投入,无愧于博望侯对他的评价——“真·敏而好学”。

鲍玄镜走进书房,顺手将房门掩上,小脸顿时阴沉如水。

“恨我晚生两百年,不能夺此大道!”

“庄承乾真该千刀万剐,折磨永世!”

他还是不够自信,要早生两百年才能压制王骜,夺得武道绝巅。某些人早生二十年就可以。

从“幽冥神祇”到“现世神祇”,说是一步之遥都太远。他本就在幽冥世界里有绝巅之上的力量,现在追求的是万界恒证超脱,应该说只有半步的距离。

但就这半步,他已经走了太久!

堂堂幽冥神祇,以漫长的时光落子,几经波折,终于孕生道胎,被现世认可,获得更进一步的可能。却也要等待这具孩童身体缓慢的成长,不使世人生疑。

这八年,过得太辛苦!

他不惧怕任何对手,不怕跟任何人对局,但装成婴儿哄傻子,哄一堆傻子,实在是痛苦的事情。连他这种活过漫长岁月的存在,都觉得难以忍受——或者这也是他已然为人的证明,开始有了人身脆弱的感受。

包括焦虑,包括嫉妒,包括遗憾。

眼见得那王骜,以不过百岁的年纪,走到这一步,身登绝巅,手握开道功德,超脱唾手可得。

他这心里的滋味,实在难以言说。

极安静的一座书房奔流极激烈的情绪。又骤收于一瞬之间。

“咳!”

他轻咳一声,乖乖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