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决战(8)(1 / 2)

穿越成皇储 回龙峰 2215 字 2021-12-28

因为苏军主动放弃了第二道防线,欧洲联军轻轻松松的抵近了莫斯科郊外。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向莫斯科市区发动进攻,而是开始围绕莫斯科周围部署炮兵部队。

光是德国一家就拉来了近八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其中超过100口径的火炮就占了三万多门(原时空的莫斯科战役中德军集结了各种火炮1.4万门。而其他欧洲军队的火炮数量加起来也近有十万门。

英国远征军的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在敦刻尔克被德军缴获的火炮。虽然二战英国火炮从能量密度方面来看的话性能不错,不过由于设计思想的问题,综合性能不如德国火炮,德军自然看不上,把这些剩余的火炮当时将一部分支援给了意大利都还给了英国远征军。

原时空二战英国陆军最出名的火炮除6磅炮,17磅炮等反坦克炮之外就属25磅炮,5.5英寸火炮。不过17磅炮和5.5英寸火炮还没来得及研制出来,而且也没机会问世了。因为加入欧盟要统一制式武器,小到手枪匕首,大到飞机坦克。做为战败国,英国在短时间是不可能“离经叛道”,自己研发武器。

此刻英国远征军拿得出手的只有25磅炮,k.i型25磅炮从1936年开始服役,不过一直到1940年的1940年的k.ii型,英军高层才对其性能大致满意。虽然这款火炮作为英军的主力装备服役了整个二战期间,可不管从性能与口径上,还是设计上,都落后于德美苏在相应编制中的同类产品。

此外作为前任“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在火炮方面,至少在二战爆发前他们的各种火炮各项性能独领风骚。

比如法国施耐德1929型155加榴炮,射程17500米。

同期德国的sfh18式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13250米sfh18式是世界第一款采用火箭增程弹的火炮,火箭增程弹有效射程达到了19000米,意大利149/19 37式重型榴弹炮射程14250米,瑞典的1931型150榴弹炮射程为14600米,美国1式155榴弹炮射程为14680米,苏联1910/34型152毫米加榴炮17265米;没有一家能在射程上超过法国。

还有施耐德1932式155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27500米。

同期德国150毫米k18加农炮射程为24700米;150毫米k39加农炮射程24700米;意大利的149加农炮,射程237000米;苏联的152加农炮br2,射程27000米;瑞典的1937型152加农炮,射程23000米;捷克的1928型152加农炮,射程238000米。波兰倒是有款射程达27600米的z40 155毫米加农炮,先不说其炮管是委托博福斯代工,也不算是正经波兰货,而是个品装货。而且波兰武器工厂只搞出了两门试验品,计划从19401941年间开始量产,结果还没等到1940年呢,就亡国了。

此外法国的施耐德1927型85野炮,其性能也十分优异,完爆德军同口径级别的产品,性能参数比德国105口径的榴弹炮差不了多少,重量却轻了一倍半。苏军20年后的d44加农炮仅仅比1927式榴弹炮射程多了500米,可见这款炮的优秀。

此炮的技术比前代火炮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自紧式炮身制作技术,使炮身重量减轻开脚式炮架以及驻锄,由于开脚式炮架使得炮身制退行程可以加长,因此可使用更高威力装药以及大仰角设计气压式制退机构的实用化炮口制退器,缩短炮身制退系统所需行程。

可惜欧洲战场上法国战败太快,没能给这些火炮证明自己的机会,现在都统统拉到了莫斯科,准备来个最后的绝唱。毕竟以后欧盟都要生产同款武器装备,一旦战争结束,这些火炮也就没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