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 / 2)

金枝斗花魁 迥乎 2696 字 2022-01-17

会给作者寄刀片的,因为他们会觉得白瞎了追了那么久还要自己费脑子那请问要作者干嘛?

这篇后记要郑重其事地写那么长,就是自我辩护。

近一个月内,我之于这篇小说的主要工作不过是在遣词造句上做些润色,也翻了不少书籍,我原以为在这个过程中,灵感会再次光顾,写作之神会伏在我的背上,握住我的双手在键盘上敲打出那种光芒四射、让人叹服的大结局,但高光的时刻终究没有发生。

也许,在现实中,很多问题本没有答案。作者本人限于资历,没有答案,神灵也不愿通过其他方式,提前透露。

那些还无法说服自己的问题包括:

金珂站在大股东的立场,会不会给管理层施压?突然一大笔投资款到账会不会改变人的初心?申珺作为业务一把手的野心会不会膨胀到失控?

面对硬性的kpi考核,天使舜会不会在重压之下折翼黑化?申之筏会不会成为申维坦?

山顶资本如果遇人不淑,是不是就是另一个“儿”资本?金珂在夕珐的面前也没什么可骄傲?

我们该让什么样的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一棒子打死所有熊维坦是否也是错?

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游戏的规则除了机构抱团,就是博傻吗?散户的价值投资什么时候才不会被短线客嘲笑?

★☆

傅雷在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时,在译者序中说: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自私的民族。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历磨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热情如何之难得……既然命运剥夺了他的官能,“他就在精神上重塑一个于他已经死灭的世界。”——贝多芬成功战胜过命运、战胜过平庸!

他,就是尼采心目中理想的男人,与上帝搏斗到底的超人。

在晚年最悲苦的时期,他依旧讴歌欢乐,从《命运交响曲》到“欢乐颂”,当《贝九》在维也纳公演,许多人感动到哭起来,人群为他疯狂,场面几近暴动,耳聋的他还在恍惚。

他的人生比传记更精彩——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实是立体的,多线程的,灵魂又太玄,充满了不确定性,演化发展总是比故事更精彩,与其勉强自己,写一场王者归来的重新上市或嘻嘻哈哈的大团圆,不如抛砖引玉,把答案留给未来,留给三次元,留给每一个读者大大的智慧,留给暂时无名的英雄,留给无限可能。

小说完结后,它将不属于我了。新陈代谢从不停止,一部作品也会经历时间和市场的大浪淘沙,唯有征服了心灵的经典才得永恒。

深夜,瑰独自一人在临江的大套房,用窗帘掩去黄浦江两岸的绚烂灯光,静静地躺在床上聆听贝多芬,在黑暗中细细品尝生活的况味。“命运”之后,是《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晚年的贝多芬在酝酿这首曲子的过程中,释然了,欲说还休终于变得无话可说。

两个乐章,够了。阴郁与清澈的对峙,愤怒与释然的对位,不就是“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