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民的存在感(2 / 3)

留守青年 程小程1 3366 字 2022-01-18

聊,两个人不辞劳苦爬到山顶上,只为了判定一个丝瓜的归属。

庄有成在一刹那间泄去了所有的力气,抓着绳索靠在崖壁上,大口喘着气说:“如果我们不上去会怎么样?他们会为一个丝瓜闹出人命吗?”

“会,你这时要是掉下悬崖,就是因为一个丝瓜。”老调解员严肃地说。

在山顶村,时间和生命远不如一个果实更重要。

庄有成心底泛起一丝悲哀,苦笑了笑继续朝山顶爬行。

“年轻人,你要记住,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存在感。”

老调解员接着解释道:“山里人几乎是没有存在感的,他们只有不时地闹出点事来,镇上才会重视他们,然后派人来解决,他们便会从中得到一种满足。”

这番话把庄有成惊着了。

他猛然发觉,孤独的不止他一个,大多农民都是孤独的。

大多数人远比他一个人更重要,而在大多数人心里,他又是极重要的。

只是他和大多数人之间隔着一层窗户纸,互不理解,各自封闭,于是就都活在自己的孤独里。

那个老调解员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一个丝瓜,不只是一个丝瓜,而是寄托着期待和希望的精灵。

诗人们喜欢借物抒情,农民也懂得借物抒情,只是农民抒发出的情感比诗人的诗还要艰涩难懂。不懂得农民怎么会懂得他们的情感。

庄有成就是在那次去山顶村的悬崖上,懂得了自己的乡邻,懂得了自己,解开了心结的。

从此他的孤独掉进了山崖下面,他站到了山顶,极目四望,豁然开朗。

后来,庄有成做镇长时,争取资金将山顶村搬迁到山下,让那个“大多数”都走出了孤独。

庄有成收回思绪,把当年那个老调解员的话转述给枣儿。

“你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存在感。”

庄有成说完,有意停顿了许久,给枣儿留出思考的空间。

然后又说:“其实,他们比你更孤独,你只要真实地存在于他们中间,便解决了他们的孤独问题,而随后你会发觉,你已经不知不觉走出了孤独。”

枣儿琢磨着爸爸的话,半晌攀着庄有成的胳膊说:“谢谢爸,我懂了。”

爷儿俩到坡上和黄河说了会话,回到庄冬至家里,黄红已经做好了饭,枣儿吸着鼻子夸赞说:“妈,你烧的菜真香,我在山坡上就闻到了。”

黄红不解风情,说:“香你娘的腿,吃娘的饭不听娘的话,属狼羔子的!”

庄有成皱着眉头说:“蠢不蠢,她是狼羔子你是什么。”

“你咋不识好歹,好人都让你做了,我是为了谁!”黄红气得真翻白眼。

黄红说完独自上山去了。

庄有成吃口饭,镇上有事也提前走了,只剩下枣儿和爷爷两个人。

庄冬至边听收音机里唱柳琴戏,边喝着小酒,悠然自得,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

枣儿说:“爷爷,他们天天吵架,你烦不烦?”

“我就知道木匠熬树胶时,得不停地搅和才黏乎,一停下来胶就干了。”爷爷抿了口酒说。

枣儿说:“你和我姥爷都是一个人,找不到人吵架,不如你们住到一起去。”

“不是一家人,怎么能进一家门。你放心吧,我这把老胶一时半会儿干不了。我有追求啊!”庄冬至指了指满屋子的木刻根雕笑说。

枣儿突然来了灵感,“爷爷,我帮你建一个木雕厂吧,让我姥爷和你一起做木雕,再把村里的老人都拉上,你们在一起玩多热闹。”

“我想一个人玩。”庄冬至说。

枣儿丢下饭碗就走,边走边假装生气地说:“哼,庄木匠,老顽固,你喜欢一个人玩,我不陪你了。”

庄冬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