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长江后浪推前浪(3 / 4)

大魏霸主 tx程志 5039 字 2020-07-14

“怎么,还不服气吗?”看着习辟疆小脸涨得通红。冉明冷声道:“郦食其拜见刘邦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你呢?你代表汝父来见朕,这事是能见得光的?你就是个秘密使者!今天这里对话,言不出大帐,法不传八耳,阴谋就该隐秘而神速,你还在这里跟我讲究礼节?读书都读傻了?况且汝父以及习家老小二百多口人全部襄阳城内,如果让郗超或是桓冲知道你出现在朕这里,你想过他们会怎么做吗?”

听到这话,习辟疆这才一阵后怕。桓冲是荆州刺史、郗超是军师将军,他们或许会顾忌张沼,不敢采取过激手段,因为张氏子弟多为军中将领,如果不事先清理好张氏的影响力,直接对付张沼,很可能会激起荆州军兵变。但是习氏不一样,习凿齿虽然是荆州别驾,门生故吏遍布荆州,可是这些影响力无法和真正的刀子相比,就算这些门生故吏会反抗,他们也影响不了什么。

习辟疆有点傻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一旦这个消息泄露,有可能让襄阳习氏有灭门之灾。破家县令,灭门府尹,桓冲和郗超他们可比县令府尹大得多了,要灭习氏也是分分钟随手的事情。

在亮剑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那就是一支军队的气质是有首任军事主官的性格所决定的。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国家的气象,总是由开国者的胸襟所奠定,刘邦虽然无赖,可是这个家伙特别记仇,匈奴围过刘邦,辱过吕后,结果刘邦的孙子一直不忘记报仇,就把匈奴灭了。同样,在唐朝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之君,可是李渊和李世民入则能文、出则能武,静能读书、动能攻战的文武之才,宋所以不如唐之恢弘雄荡,根源在于赵家皇帝得位不正,害怕军中将领仿效他皇袍加身,所以百般限制武将,结果武将虽然被成功限制了,也造成了娘们式的大宋朝。

冉闵强硬,冉明更加因为有了后世的经验教训,绝对不会被儒生所期。冉明早已对儒家做了安排,那就是百家齐放吧,无论何时,儒家不能一家独大,如果儒家斗败了百家,他们接着肯定会再斗皇帝,明朝的皇帝那个叫惨啊,被儒家欺负得不成样子。冉明可不想当受气包。冉明胸中自有一番超越时代的见解,因此也不为这个时代的儒士所规限。群儒于他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仰慕受教的老师。莫说小小一个尚未学成的习辟疆,就是习凿齿在此也得低头。

王简开始揣测冉明的用意,其实谢安一样也在反思。冉明虽然明着打习辟疆,何尝不是在提醒二人呢?要说对儒的理解,恐怕他们还不如冉氏,毕竟冉氏的祖先就是孔门十哲,特别是以务实称著的冉子。

谢安知道冉明害怕什么,那就是儒家的力量太大了。所以冉明想了一个歪招,那就是利用商家节制儒家,避免儒家一家独大。如今魏国的格局还是儒家独大,但是作为武将代表的兵家、农家,道、医、杂家、阴阳家、纵横家以及儒家的死对头墨家,都已经慢慢浮出了水面。尽管其他百家的力量还非常弱,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可是这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国家如果不能按照冉明的思路去做,冉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儒家。

好一会儿,冉明这才招招手冲习辟疆道:“汝父彦威先生有何打算,你给朕长话短说。”

习辟疆这时没有了主意,只好把习凿齿的计划合盘托出。

听了习辟疆的话,冉明喜上眉梢。晋国百姓对于冉明来说,终究是自己人,不是异族,战争期间能少死点就尽量少死。如果晋国皇帝司马聃愿意投降,冉明也会像对待刘阿斗一样,给他一个善终。当然,就算司马聃肯低头,恐怕褚蒜子也不会认输,除非打晋朝的脾气打没了。

冉明摸了摸略有胡须的下巴,他知道荆州士大夫动心了。千里买马骨,只要这个马骨买好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