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拜访范老院士!(1 / 2)

电网大师 琶江老鱼 191 字 2021-12-23

“有院士提出反对意见?”

韩启涛心里顿时打了一个问号。

虽然韩启涛之前也有过心理准备,因为自己这个技术方案太冒进了,项目的成败,不仅涉及到电力人的声誉问题,还需要国家投入不少资金的,可能会遇到发改委的一些犹豫的,但没想到是有院士提出反对意见了。

院士的反对意见,那可要认真想想办法了。

院士阶层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了,韩启涛对他们这些大牛也是极为的尊敬的。

正是由于他们的以敢为人先的披荆斩棘,才构筑起起国家的坚实宏伟的科技大厦。

韩启涛尊敬这些院士的另一个院士,不仅是因为他们学富五斗,而且还因为他们有着铁骨铮铮的傲骨,敢于挑战权威。

说白一点,就是谁都不怕,认死理!

比如说,在一些大型项目要准备上马的时候,总有一些院士站出来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哪怕领导一再做工作,他们也一再坚持自己的原则。

这就叫知识分子的傲骨。

比如说前世的三峡工程,或者说后来上马的1100kv特高压项目,都遭遇过一些院士的反对意见,而且还是一些资深老院士的反对。

虽然他们的声音最终还是被压下去了,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为了搞事情,他们也是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而已。

一个社会,只有一种声音,是不健康的。

百家争鸣,才是各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特别是在科研界,要有集体的智慧,也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样才能迸发出科学的火花。

但不同意见,并不能代表你可以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瞎逼逼!

提出不同意见,出发点是要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为了反对而反对,就变成另一个极端,成了人见人喊打的“公蛆党”了。

那些曾经活跃在媒体上的“公蛆党”,比如某高某晓松、某汪某方之流的“公蛆党”,张嘴就言必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国外的空气比国内香,一身软骨头已经走火入魔。

殊不知,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公蛆党”已经不能成为“导师”忽悠年轻一代了!

公蛆党”们确实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人家老院士们这么受全国人民爱戴,而他们却一发言就被雪亮的人民群众如过街老鼠的对待了。

言归正传。

“吕总,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回事?”

韩启涛想了解清楚其中的缘由,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吕振国说:“你做出来那个技术方案,由于技术太创新了,国内也没先例,发改委那边审批是需要征求专家意见的,于是他们征求了国内电力界有名的资深院士范兴洋老前辈。”

“结果范老也觉得我们这个方案太冒进,而且投资金额巨大,搞不好就会让国家上亿的资金投入打水漂了,所以还想让我们再研究一下可行性,结果就提了反对意见了。”

“而发改委那边也是很尊重范老的意见的,也想让我们再细化一下可行性,免得项目上马了再打水漂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了。”

原来这样!

不过,韩启涛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领衔的这个项目会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更加不会担心造成上亿的国有资产流失。

他只是对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范院士感兴趣而已。

“吕总,您说的那个范老前辈,是不是就是那个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的双料院士范兴洋?”

吕振国说:“就是那个范老,他可是我们国家电力届的那一小撮顶尖专家之一,他提出反对意见了,发改委那边就不敢随便批准我们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