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肯定已经可以非常方便地前往其它行星了吧?对于多变的气候,肯定也能控制自如了吧?对于……”
这份五十多年前的留言,实际上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空想。
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亲历了人类第一次翱翔蓝天,到人类第一次踏足宇宙。
而这中间,仅仅隔了半个多世纪而已。
所以,又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人类征服太阳系,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又怎么会是一个虚无缥缈,不可能完成的梦呢?
但事实,永远就是事实。
人类这半个多世纪,没有做到他们的期待。
尽管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每天都仿佛有新技术在诞生。
但是,技术和基础科学,可不是一回事。
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基本的原理。
而技术,则是对原理的应用。
就像陈舟系统里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一般。
没有自然科学,就不可能有应用科学,不可能有技术。
事实上,统计一下就能发现,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上个世纪。 核武器和核电站的理论基础,也是来自于爱因斯坦,来自于质能方程。 而看似十分前端的研究前沿,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技术,则是可以追溯到普朗克时代。 都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 说来有趣的是,为什么以前的手机,充一次电,能用一周。 而现在的手机,一天一充却都不够用。 其本质原因,就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已经被基础科学的理论给局限住了。 远远跟不上硬件的升级。 陈舟收回思绪,再度看向仍旧不断闪烁的两个按钮。 他不知道自己选择“接受”会怎么样。 也不知道自己选择“拒绝”,又会怎么样。 但从两个按钮的颜色来说。 如果按下“接受”,他将走上一条,异常艰辛的探索之路。 如果按下“拒绝”,他可以躺在现有的荣誉簿上,完全没有任何忧虑。 蓦地,陈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是真的要改变世界吗?” “改变世界的话,我其实还蛮感兴趣的……” “虽然我最多只影响到身边的人,也只改变过我自己……” “但是,不试试的话,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就算是为了那份‘能源解决之答案’,也得按下这个红色按钮吧?” 小声嘀咕的陈舟,忽然抬起手臂,手指迅速一点。 按下了那个在他的瞳孔里,不断被放大,最后占满整个视线的—— “接受”按钮。<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