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被预定的2018年(2 / 4)

……

实际上,和预印本网站eprt arxiv,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着各大数学论坛。

这两篇前后差不了几天的论文,此刻也被无数的学者,拿到了各大数学论坛去讨论。

米国最大也是最知名的数学论坛上,此时正迎来帖子的爆发时间。

而这些帖子的内容,无一例外。

全是讨论极小模型纲领、z理论、以及从特征值获得特征向量,这三个内容的。

“搬砖搬砖,陈舟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间隔不到3天的两篇论文预印本,请问你怎么看?”

“楼主是不是傻?要么下载了用电脑看,要么打印出来,用a4纸看,还能怎么看?”

“楼上这位大兄弟,言之有理,除了用眼睛看,我也不知道还能用哪里看?请楼主解答!”

“综上所述,鉴定完毕,楼主确实傻!”

“楼上的,别带歪了,这是很严肃的讨论。楼主很明显是在问,对于陈舟教授这两篇引起极大关注的论文,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哈哈哈,开个玩笑,相信楼主不会介意的……”

“没事,不介意,就是没想到,沙发和板凳,这么快就被抢了……不过,调侃归调侃,还是希望大家踊跃发表看法……”

“我先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极小模型纲领和z理论,将会给代数几何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双有理几何领域,将会因此而正式进入高维簇的研究。”

“赞成楼上的观点,只不过,这些观点,在这几天里,都已经被讨论好多遍了。关于极小模型纲领和z理论的意义,也由陶哲轩教授在内的,多名数学大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所以,咱们还是说说陈舟教授的第二篇论文吧……”

“陈舟教授的第二篇论文,很明显是属于基础数学的突破,从此以后,凡是和特征值特征向量有关的课题,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新公式,直接由特征值求出特征向量。”

“赞成楼上看法,这绝对是基础数学的突破!不仅仅是和特征值特征向量有关的课题,甚至不止是数学课题,凡是牵扯到这方面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应用这个新公式!”

“楼上大兄弟,建议你去看看其它帖子,或者去看一看其它论坛,现在关于陈舟教授这个新公式的应用,已经吵疯了!”

“什么情况???”

“楼上细说!!!”

“我来搬一下砖吧,在物理学上,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微子振荡中,就有和这个新公式有关的研究,在机器学习里,这个新公式也可以用来处理缺失特征,计算本征矢……”

“卧槽,楼上大兄弟,你这是哪里搬来的?我粗略数了一下,数学、物理学、机器学习、数据降维、人脸识别……这也太多了吧?”

“楼上真解,陈舟教授的新公式,确实可以说是,全学科领域的应用了!”

“那个,弱弱说一句,这个新公式,并不是陈舟教授首次发现的,他虽然独立发现,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这个新公式,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被一位数学家发现了……”

“楼上这位,请出门左转!你说的情况,现在应该也有许多人,都知道了。只不过,那位发现这个新公式的数学家,并没有陈舟教授这样的研究深度,更没有将这个公式,推广到一般情形,他只是简单的给出了证明过程。”

“没错,如果没有陈舟教授推广到一般情形的研究,那么这个新公式的应用,将受到极大的局限,远不可能像现在,引起多学科领域应用的大讨论。”

“赞成楼上观点!发现者虽然不是陈舟教授,但是论起对这个新公式的研究,以及推广新公式应用,所起到的作用,陈舟教授的贡献,绝对大于发现者!”

“好吧……各位别激动,我就是弱